白酒行业淡季营销有啥招?这些策略助力破局增长 观点
新用户-2616
17
2025-09-30
白酒行业经历两年持续下行后,2015 年春节曾迎来销售井喷,上市公司一季度财报全线飘红,连深陷亏损的酒鬼、水井坊业绩也暴增,利润涨幅惊人。可别被这光鲜数据蒙蔽,行业未必就此回暖,若对后续日子过于乐观,可能又会陷入下滑、库存积压的困境。当然也不必悲观,摸清行业规律,就能在淡季清晰知道该怎么做。那么当下市场环境里,淡季该如何应对?
主销产品得做好压仓。主力产品在淡季适当加大促销力度,目的是吸引网点多囤货,但淡季出货慢,促销政策若太容易变现,易导致价格不稳,网点赚不到钱,后续再大力度促销也难让他们囤货。解决办法是把大力度促销转变成难变现或变现难度大的方式,让网点既觉得活动力度大、有钱赚,又因变不了现不会急着出货,维护价格体系稳定,像送旅游、新款电器、被子这类促销就很适合淡季。同时,主销产品要限量,尤其是对有分销能力的大户,控制其囤货量,避免低价甩货扰乱市场。很多企业做活动时没把握好节奏,看到主力产品促销效果好就盲目返货,出问题才后悔,主销产品淡季压仓是为稳定大盘,也让企业有精力做基础工作或尝试新方法。
每个企业都有特色产品,像封坛酒、原浆酒、旅游礼盒装等,有些用于收藏,有些用于尝鲜,淡季运作好能补充销量、帮企业渡难关。特色产品主要靠单位团购或个人纪念、收藏销售,比如地方小酒厂接待客人后,客人会购买或封藏产品,加上团购队伍努力,能成为销售亮点。
新品招商是常用招,但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要梳理好产品结构,有策略地招新经销商,不能伤害现有经销商利益,否则旺季会丢市场、透支品牌;没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招商要聚焦,让经销商看到实在利益,别搞忽悠式招商,还可适当提高门槛、锁定受益人,毕竟量小只有集中,经销商才赚得多、重视合作。新品招到商后,要迅速组织团队帮经销商分销,只要客情、产品力、促销政策到位,淡季覆盖网点没问题,有了动销,经销商才会续打货款,所以帮经销商铺好货是招商核心。
区域强势企业可在淡季开展贴牌、订制合作,旺季主销产品生产紧张,贴牌订制利润低又占资源,淡季合作既避开旺季弊端,又盘活淡季资源,对双方都好 —— 商家淡季筹码大,低价成交抵消资金成本,还能提前铺市;私人个性化订制也很火,90 后结婚等场景需求多,这类订制没退换货,价格还稳定。
积压产品别浪费,淡季可用它们狙击竞品,作为策略性产品搅乱市场、保护主销。积压产品得亏本销售,但要讲策略,让网点卖它比卖竞品赚得多、还省力,调动其积极性。比如 2014 年淡季用积压多年的产品专攻竞品宴席市场,既消化库存,又遏制竞品势头,让主销产品重回主力位置。
淡季针对消费者的促销要吸睛、门槛低,像酒送山地车、家纺、名表等活动,让消费者觉得实惠、有冲动买,这样既培育消费者、做口碑,又增销量。
“跨界” 合作值得尝试,酒企在当地是知名企业,和银行、米厂等各行各业合作互惠互利,不用追求 “一口吃胖”,靠合作企业数量积累就能达成量的目标。
特色酒店(尤其是婚宴酒楼)可捆绑销售,提供专销宴席产品用于配套赠酒,这类赠酒量可观,客人不管喝不喝都会带走,是淡季好的出货窗口,需专人对接。
淡季别让团队闲下来,要进社区、乡镇集市摆台直销,不是抢经销商生意,而是帮他们卖货,经销商货出去了自然会打款。摆台要配合游戏活动,选好产品(符合冲动购买特性),事先找 “托儿”(当地知名人士或意见领袖)带动,还要提前踩点、做好准备。
淡季开发电销产品也合适,网购人群关注新奇特、价格适中的产品,企业可借此试水,找到与网购消费者对接的密码,拥抱 “互联网 +”,说不定旺季能出电销爆品。
淡季工作其实比旺季还忙,要持续扫盲、补网点、下沉网络、铺新品等。旺季忙动销,淡季得琢磨动货,比对手更细、基础更实、服务更好,才能多卖货。行业大环境没根本扭转,大品牌挤占三四线市场成共识,但没有品牌能只手遮天,也没有品牌弱到不能竞争,机会垂青有准备、努力的人。知道淡季招数不去践行,就是白搭,所以动起来,淡季也能出彩!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426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0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23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3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8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20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1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3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09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