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企业如何突破增长瓶颈?立体连接是破局关键 观点

新用户-2616

6

2025-09-25

前几年,不少人笃定 “传统企业的未来在互联网”,但现实是,平台电商仅托起了百亿级体量的品牌,社交电商也只撑起十亿级规模。早期淘宝兴起时,多数传统企业不过是隔岸观火,直到 2012 年天猫成立,才纷纷入局,可见靠电商成长起来的传统企业寥寥无几。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商、新零售、B2B 都带着平台商的立场,平台电商规模庞大却让商户极度碎片化 —— 这种碎片化恰恰最符合平台的利益,可即便再大的品牌商,在巨型平台面前也显得十分渺小。

电商的力量并非源于规模,而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势能。但当电商增速放缓,就会回到传统企业的发展轨迹。美国哈佛教授麦克奈尔提出的 “零售商业轮转假说” 指出,新型商业机构初期往往是 “三低”(低地位、低毛利、低价格),一旦成功,就会改善设施、增加服务,最终变成 “三高”(高地位、高毛利、高价格),直到新的商业机构出现。电商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从边缘以低门槛切入形成红利,随后主流企业进场,红利消失,流量逐渐见顶。只要是单一维度的商业体系,都逃不过这一假说 —— 传统零售是线下单一维度,社交电商是社群单一维度,电商是网络单一维度。并非品牌商不想在电商领域持续扩大规模,而是单一维度下,“零售商业轮转假说” 依然奏效,阿里、社交电商(微商、拼团、直播等)皆是如此,只是电商平台的持续创新,营造出 “只要平台足够大,销量规模就会足够大” 的假象。


迈入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被互联网节奏 “带偏”:不跟进不行,毕竟平台有着庞大的流量;可跟进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平台那点销量对行业巨头而言,不过是 “塞牙缝”,聊胜于无。因此,“立体连接” 变得至关重要。传统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传统渠道存量大但增长缓慢,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等的天花板又太低 —— 它们只是单纯的线上渠道,流量严重依赖平台。传统企业的根本出路,还是要利用自身固有的线下资源优势,打通线上与线下,借助互联网工具将传统优势发挥到极致。


施炜在其著作《连接》中提出的 “三度空间、三位一体”(认知、交易、关系),是目前对商业最简洁的描述,也是最方便的分析框架:认知是信息流,比如大众媒体传播、口碑传播等;交易是商流,既可以在线下发生,也能在社群或网络中进行;关系是信任背书,同样可在线下或社群中建立。在农业社会,认知源于熟人的口碑,关系即认知,认知即交易,这是农业社会认知、交易、关系的 “三位一体”。到了工业社会,商业有大众媒体和渠道两个维度,认知(信息流)主要来自大众媒体传播(比如在央视投放广告),认知与交易开始分离,商流在线下渠道和零售终端完成。进入互联网社会,线下、社群和网络都能成为信息流,也能承载商流,还能建立交互关系,这便是互联网时代跨越三度空间的 “三位一体”。


立体连接并非单纯的线下模式,也不是单一的电商、社交电商模式,而是要连通线下、社群、网络这三度空间,建立新型营销体系,从而支撑超大型企业的发展。当前的互联网商业体系中,社交电商依托社群空间,电商依托网络空间,都只利用了单维空间;拼多多利用了社群和网络两维空间,社区团购则利用了三度空间。单一维度的商业模式会迅速触及流量顶峰,随后陷入流量枯竭的困境,传统渠道、电商、社交电商、直播都会如此,唯有立体连接,才能创造出生生不息的流量。


当社交电商流量枯竭时,首先想到的是开展线下体验,所以现在社交电商的标配是 “IP + 社群 + 体验”,线下的重要性再次凸显。立体连接的两个关键点,一是人际关系,二是社群 —— 人是连接的主体,社群是连接的工具。在传统线下渠道中,一个区域会有一个或多个代理商,每个代理商又有多名员工,还有数百乃至上千家门店,这就是立体连接的 “基本盘”。如今,社群已成为成年人的标配,只要有足够数量的强关系 “基本盘”,立体连接就有了根基。相比社交电商的线下体验,传统渠道的 “基本盘” 更为稳固,因为强关系的形成需要时间,而这正是传统企业多年耕耘积累的优势。


在中国,渠道更像是 “人链”,也就是 “关系链”:生人变成熟人,熟人变成熟客。在美国,渠道通常是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易关系;而中国的渠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度分销就是品牌商将客情关系一直延伸到终端。全国有 600 多万家社区小店,店主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半径和商业半径相互重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品牌商与终端的客情,能够通过终端与用户的客情转化为销量。中国还有 8000 多万营销人员,其数量超过世界发达国家营销人员的总和,这 8000 多万营销人组成的渠道人链,在渠道碎片化的中国市场实现了渠道的高覆盖。关系的商业价值,在平台电商中没那么重要,在社交电商中比较重要,而在立体连接中则是底层逻辑 —— 农业社会认知的信息源就是关系(口碑);工业时代,大众媒体成为主流信息源,但在中国传统渠道里,关系仍然很重要。所以说,“没有客情,渠道等于零”,到了互联网时代,客情关系的价值被社群进一步放大。立体连接需要一个具有强关系的 “基本盘”,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这个 “基本盘” 就是传统渠道。一些企业在做立体连接时,还得回过头补深度分销的课,因为线下 “基本盘” 不稳,立体连接的架构就无法搭建起来。


社群是人际关系在互联网上的扩大和延伸,有了线下强关系 “基本盘”,就意味着有了社群 “基本盘”,剩下的就是如何利用社群价值的问题。社群有三大价值:社交、传播、交易。如果没有通过社交建立起强关系,传播和交易的商业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社群在立体连接中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高频交互的工具,虽然线下体验和交互能建立强关系,但社群的交互频率更高;二是社群只要有交互,就具备商业传播价值,不过内容是关键,要避免过度商业化,需遵循 “强社交,中传播,弱交易” 的原则。社群作为传播工具,必须有线下强关系做支撑,还要有足够的传播密度,没有密度就没有商业价值。所以,没有线下 “基本盘”,社群很难形成商业价值。有密度的传播才有商业价值,传播密度来源于发起传播的 “基本盘” 以及内容的裂变性,只要有传播密度,就有可能实现传播引爆,一旦传播引爆,内容就会溢出到网络空间。


线下、社群和网络这三度空间,每个空间都可以实现认知、交易、关系这三大功能。要实现 “三位一体”,就需要形成最佳匹配,只有实现最佳匹配,才能带来流量成本的下降。比如关系在线下,认知在社群,交易在网络,这就是一种最佳匹配。有了这样的最佳匹配,才能做到流量最大化,流量成本尽可能降低。单一维度的商业模式之所以流量成本快速上升,就是因为无法实现最佳匹配。立体连接,就是让认知、交易和关系发生在三度空间,并分别利用各个空间的优势。其中,线下有三大优势:一是能建立强关系;二是交易与交付一体化;三是可以通过尝试体验形成强认知。社群有两大优势:一是能建立强关系;二是通过强交互进而形成强认知,但其弱项是交易。网络也有两大优势:一是强传播(认知);二是便利交易,但其弱项是难以建立强关系。因此,通过立体连接形成 “三位一体”,就可以充分利用三度空间各自的优势,实现营销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比如通过线下建立强关系,形成信任背书;通过社群高频交互,形成品牌认知;通过网络(比如小程序)完成交易;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快速交付。这样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流量枯竭,以及流量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


深度分销是渠道端(B 端)的深度,电商是直通 C 端,存量在 B 端,增量在 C 端;B 端有规模,C 端有速度;C 端有势能,B 端能稳定。电商的优势在 C 端,但电商的天花板也在 C 端。立体连接,要打通 B 端和 C 端,实现 BC 一体化经营,因此,BC 一体化比深度分销的深度更深。B 端连接表现为渠道社群化及渠道数字化,是品牌商与渠道的 “线下 + 社群” 双重连接,也就是渠道社群化。而立体连接的基础是强大的线下渠道,多数行业销量的主战场依然在传统渠道,渠道除了需要资源投入外,还需要时间的持续积累,所以渠道是中国营销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中国的渠道是多层级的,因此才有深度分销。在快消品领域,中国渠道持续优化的空间极小,但借助社群工具、SaaS 系统、AI 工具,可以建立更高效的深度分销系统,即渠道数字化。C 端连接是零售店与社区用户的 “线下 + 社群” 双重连接,店主与社区用户既是熟人,也是熟客,即便没有互联网,也有线下强关系,所以 C 端连接是顺理成章的事。像三只松鼠的线下联盟小店,采取双 IP 策略,就是因为店主作为 IP,有更强的连接用户的能力。


立体连接只是一个商业模式的思维逻辑,就像深度分销一样。正因为 “深度分销八步法” 把商业逻辑变成了操作系统,才能够面向快消品营销人推广。新营销专家方刚曾说过,立体连接,要 “线下做好一个店,线上做好一个县”,这是很重要的立体连接的操作思维。打透一个店,就是通过一个线下门店,实现线下、社群和网络的立体连接,强化用户关系,实现 BC 一体化运营。线上打透一个县,则是区域引爆的运营思维,单店实现立体连接是无法引爆的,只有达到足够的密度才能引爆。传播逻辑告诉我们:密度即认知,密度即品牌。利用大众媒体传播打造品牌,需要持续不断地传播,形成传播密度;IP 打造虽然是以自传播为主,但同样需要传播密度。在互联网营销中,打造 IP 或品牌,传播密度比精准更重要。互联网时代,媒体是碎片化的,怎么才能形成传播密度呢?IP 自传播引爆已经有不少案例,但基本没有可复制性。品牌商需要可控制的传播,而且是有密度的传播。

深度分销之后,需要命名一个像 “市场下沉”“深度分销” 这样为广大营销人接受、引领一个时代的营销操作模式,曾用过 “三维驱动”“全网营销”“链接营销”“BC 运营一体化” 等概念,但都不满意。后来与施炜等众多营销专家沟通,觉得 “立体连接” 更合适。首先,现在确实已经进入一个连接的时代,“连接” 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一个词。其次,深度分销之 “深” 是单维度语境,立体连接是多维度语境的阐述。再次,传统营销和电商的共同困境,就是在单一维度容易导致流量枯竭,成本上升,因此立体连接不仅是传统营销的突破方向,也是电商的突破方向。最后,只有通过立体连接打通三度空间,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诞生快消品领域的超级巨头。

赞赏一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系统'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推荐课堂
发现行业好内容
{{ comments.length > 0 ? comments.length : 0 }}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