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遭遇经济萧条,如何破局求生?这些策略是关键 观点
新用户-2616
5
2025-09-26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受冲击最直接,要么被迫关闭,要么不得不减少订单;但也有部分外贸企业因危机,订单集中到尚未倒闭的企业手中,行业洗牌反倒让它们愈发强大。不过,白酒行业的洗牌不会像这类外贸企业一样 —— 一方面,白酒行业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受经济大环境的阴晴影响较小;另一方面,白酒企业基本以内销市场为主,只要国内经济不出现崩溃,行业很难爆发大规模洗牌,反而是那些曾经红火的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可能会因应对措施迟缓或乏力,暂时掉落行业排名,甚至陷入经营困境。
从白酒行业自身来看,中小企业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经济萧条对它们的影响,反倒比对大型企业更小,这是由中国特色的行业环境与经济环境决定的。在产品布局上,高端酒推广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此前,白酒行业通过调高产品结构、加大高端酒推广力度、压缩低端酒生产与销售比例,来获取增长与效益,这一 “法则” 如今虽看似 “失灵”,但倘若企业发展连基本法则都丧失了,即便能躲过阶段性危机的影响,后续发展也会举步维艰。
危机时期推广高端酒,不必像经济形势大好时那般不计成本、高歌猛进,毕竟高端商务接待从不会销声匿迹,反而更能彰显接待双方的实力与面子 —— 中国的国情和民俗,不会因危机而改变,这就是高端酒的机会。当然,要是在这个时候盲目大肆推广高端酒新品,消费者也难以接受,因为这违背了中国人应对危机时普遍遵循的节俭原则。所以,手里已有现成高端酒品牌,且推广工作稍有起色的企业,不能停止推广,毕竟企业未来的希望与市场现状决定了 “不能停”;计划推出新高端品牌的企业,则应暂缓上市计划,等经济形势好转后再加大推广力度;低端酒的压缩生产与取消,本就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经济萧条只是让这个步伐放缓了些,不少企业误以为抓住中、低档产品,就能躲过经济萧条的冲击,这种想法并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前进,绝不会被危机阻挡,消费趋势上移的脚步,也不是危机能拦得住的。所以,压缩低端酒的生产与销售比例,未来依旧是白酒企业的关键方向之一,只是面对经济萧条的冲击,我们需要放慢并调整步伐,适当增加一些销量上的应对举措即可 —— 这些都属于战术上的调整,战略上的原则无需改变。同时,中档酒的推广也需要更加重视,中档酒的概念得依据各个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界定,比如你所在市场的白酒主流价位是 20 - 30 元 / 瓶,那这个价位就是当地的中档酒概念;要是所在市场白酒主流价位在 100 元 / 瓶左右,那这个价位就是当地的中档酒概念。在人们消费更趋理性的当下,中档酒的需求会被点燃,抓住这个机会,市场就有了保障;但面向中档酒的消费,同样是对推广工作的考验,不是价格定在中档区间,大家就会选择,而是你的酒 “够档次”,才会形成消费潮流,这是推广才能造就的局面。
市场层面,要让 “阵地更集中”。危机带来的影响,会让企业投放到市场上的资源变得有限,要是把资源分散使用,其作用会被大幅削弱。白酒企业得弄清楚自己的 “利基市场”(能获取利润的细分市场)在哪里,集中有限资源从利基市场获取更多份额与利润,寄希望于新开发市场的胜算,无疑会大打折扣 —— 当然,要是企业资金充足,足以支撑战略扩张,那另当别论。为应对危机,企业会进一步收缩市场,但投入并不会因为这种收缩而降低。在危机时期,我们更讲究投入对重点市场的影响,更讲究投入的回馈比例。从实际效果看,市场收缩不但没让销售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大大增强了员工和经销商的信心,让经营利润有了根本性的改观。阵地集中,能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可控性,减少投入失误,为危机过后的快速发展奠定资金与市场基础。
渠道方面,要 “进一步步平和下沉”。要是不为了配货的需要,如今各地的批发市场,真的没有再存在下去的必要。稍微有点品牌影响力的白酒企业,早已摒弃了传统的批发市场,因为这些传统批发市场,反倒成了它们发展壮大的 “绊脚石”—— 传统批发市场的价格杀伤力,往往会让白酒企业的价格体系在一夜之间崩溃,这也是中国市场价格体系不规范的 “罪魁祸首”。渠道进一步下沉,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强化与三四级市场渠道商的沟通,加强其服务功能,加快反应速度,及时解决市场上不断冒出的问题;二是为了快速掌控渠道商的资金和生意资源,收集来自一线渠道商和消费者的意见。如今,白酒渠道也在逐步多样化,单纯依靠酒店、批零售卖,没法完全有效启动市场,所以消费者 “盘中盘”(聚焦核心消费者,通过核心消费者带动周边消费的模式)被更多地挖掘和重视。尤其是高端酒的推广,要是不重视与核心消费者的一对一沟通,销量就没法获得根本性的改观。
与经销商的关系上,“加强沟通和培训” 至关重要。经济越是萧条,和经销商的沟通就越是重要。不少经销商反映,某些品牌因为不讲诚信,导致自己的市场积压严重,市场进展缓慢甚至倒退,但厂家却不理会这些情况,只是一个劲儿地催促打款 —— 要经销商打款的时候人就出现,一旦打完款人就没了踪迹。这种做法对经销商伤害极深,有些经销商甚至直言:“这个品牌以后哪怕卖疯了我也不会做,我就不赚这个钱!” 经销商说出这样的话,是对那种不做市场的品牌的抗议,也是对不讲诚信厂家的憎恨。经济萧条时要是这样对待经销商,未来哪还有好日子过?
其实,经济萧条的到来,对白酒行业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在生存未受到根本性影响的前提下,渡过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 “苦练内功”,夯实所在市场的基础,为经销商提供能稳定赚钱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顺应危机潮流和市场趋势,这样企业在危机中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成长与壮大,危机过后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395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95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22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2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80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10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0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25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03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