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行业必知的专业术语有哪些?核心概念体系全解析 观点
新用户-1527
63
2025-07-19
在快消行业,当新人听到“本月KA渠道SKU动销率不足,需加强MT终端生动化”时,常陷入术语迷雾。某高校调研显示:营销专业毕业生入职首月,因术语理解偏差导致的执行错误率高达43%。本文系统梳理快消行业九大核心术语体系,构建完整认知框架。
快速消费与即兴购买构成行业底层逻辑。快消品(FMCG)的核心特征在于满足即时需求,消费者决策周期普遍低于15秒。与之对应的冲动购买现象(消费者未经计划当即购买的行为)在便利店渠道占比达61%,这正是产品生动化陈列(通过环境规划、商品陈列刺激购买)的价值基础。
产品生命周期律则决定市场策略:
渠道分类揭示生态系统全貌:
渠道层级决定流通效率:
扫街绝非盲目走访:在目标区域按路线拜访所有网点,铺货率要求>95%。深耕的本质是网点分级运营——根据消费密度将终端分为ABCD级,A类店(商圈核心)每周拜访3次,D类店(社区边缘)每月1次。
生动化陈列的黄金法则:
USP独特卖点需满足三要素:
品牌忠诚构建金字塔模型:
推荐率>30%
↑
重复购买率>50%
↑
满意度评分>4.5星
某功能饮料通过此模型,使3年复购率达71%。
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构成需求光谱:当消费者明确要“解渴饮料”时(显性),其潜在需求可能是“社交货币”(如网红包装)。产品概念的本质是将技术语言转化为消费语言——某无糖茶将“赤藓糖醇技术”转化为“好喝不怕胖”,年轻女性客群增长200%。
产品组合宽度深度博弈:
SKU效益矩阵决定资源投放:
高周转高毛利(主推)
高周转低毛利(走量)
低周转高毛利(精选终端)
低周转低毛利(清退)
某乳企据此优化SKU,淘汰32%无效品项。
市场占有率的计算维度:
当新人掌握这套术语体系,便能洞悉晨会中“加速TT渠道SKU流转,提升MT生动化评分”的战术本质。某快消管培生系统学习后,首月终端拜访效率提升3倍,促销方案通过率达95%。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174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07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12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75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7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7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8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9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76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