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8682
31
2025-10-27
乳酸菌饮料界传来重磅消息!日本百年品牌养乐多本社株式会社近期宣布,广州养乐多将启动业务重组,作为其在华市场首座工厂的广州第一工厂,将于11月30日正式停止生产,原有生产功能将全部转移至广州第二工厂及佛山工厂。这座2002年6月投产的工厂,不仅是养乐多叩开中国市场大门的起点,更是其过去二十余年在华扩张的“功勋工厂”,如今却面临关停命运,背后折射出这位洋饮料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深刻危机。官方声明中将此次调整解释为“基于整体战略规划,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但回溯过往不难发现,这已不是养乐多近期首次收缩——去年12月,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已启动解散程序,上海工厂同步闭厂,连续的工厂整合,实则是养乐多应对经营压力的无奈之举。

工厂关停的背后,是养乐多在中国市场近乎“腰斩”的业绩颓势。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养乐多整体日销量为447.2万瓶(其中中国养乐多日销267万瓶,广州益力多日销180.2万瓶),尽管较2024年同期的426.7万瓶略有回升,但与2020财年巅峰时期的760.9万瓶相比,跌幅高达41%,曾经的“日销超700万瓶”神话彻底破灭。官方将广州一厂关停归因于“设备老化”,并表示整合为“两厂体制”可集中经营资源、扩大销售,但业内人士直言,这本质上是通过缩减产能、降低运营成本来掩盖业绩下滑的困境。要知道,养乐多进入中国市场后,凭借“活性乳酸菌”概念和经典“小红瓶”,曾长期占据乳酸菌饮料市场超50%的份额,如今却连核心工厂都要关停,足以说明其经营已陷入严峻挑战。
养乐多的衰败,首先源于其“健康人设”的全面崩塌。过去,养乐多凭借“肠道健康”宣传迅速圈粉,但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升级,尤其是对“控糖”“零添加”的需求激增,其产品短板暴露无遗:经典款每100毫升含糖量高达15.7克,即便推出的低糖版也含有4.5克糖,按照上海试点的饮料分级制度,经典款直接被列为最不推荐的D级,与当下健康潮流严重脱节。一位90后宝妈的吐槽颇具代表性:“一直以为养乐多健康,没想到是‘热量炸弹’,配料表前两位是水和白砂糖,蛋白质含量才1.3g/100ml,连普通牛奶的一半都不到。”更致命的是创新乏力,百年间养乐多始终依赖“单一菌株+小红瓶”的大单品战略,即便后来推出低糖“小蓝瓶”、高纤维“小金瓶”,以及蜜桃、青提等风味产品,也只是在包装和口味上微调,未能突破“换汤不换药”的局限,被消费者调侃“创新了个寂寞”。业内评价指出:“养乐多主打产品近20年没有本质升级,既跟不上控糖趋势,也没有技术突破,健康标签自然被市场抛弃。”
除了自身问题,养乐多还面临着内外夹击的市场困局。从品类大环境来看,乳酸菌饮料市场早已不复往日风光,2023年市场规模仅211.9亿元,不足低温酸奶市场规模的一半,自2022年起,其在饮料大类中的份额持续下滑,产品均价也不断走低,整个赛道陷入增长瓶颈。竞争层面更是强敌环伺:蒙牛、伊利等国产品牌凭借常温乳酸菌产品和广泛的渠道覆盖,以养乐多60%的价格抢占下沉市场,迅速分流大众客群;低温酸奶、Blueglass和茉酸奶等现制酸奶品牌,凭借更高的乳蛋白含量和透明的成分标签,吸引了追求高品质的中高端消费者;国产益生菌品牌则在菌株研发、功能细分上不断突破,推出胶囊、粉剂等多元剂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进一步挤压养乐多的市场空间。渠道模式的僵化则加剧了困境,养乐多长期依赖“冷链直营”模式,为保证干酪乳杆菌代田株活性,从生产到流通的每个环节都由员工亲自配送,全程维持2℃~10℃冷藏,这种模式虽保证了品质,却推高了运营成本,也限制了市场下沉能力。更滞后的是线上布局,养乐多直到2023年才开设电商旗舰店,线上声量微弱,与当下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严重脱节,难以触达年轻客群。
面对危局,养乐多也尝试过自救。在2025财年中期经营计划中,其表示通过推新品、搞促销、推进结构改革,中国市场“下滑态势已遏制,显现企稳迹象”。具体举措包括推出零蔗糖的“养乐多500亿”,添加多种维生素强化功能性;上线青提味新品,试图吸引尝鲜用户;甚至与Hello Kitty开展联名企划,希望拉近与年轻一代的距离。但这些举措多停留在表面,未能解决产品、渠道、品牌的核心问题。业内认为,养乐多若想真正破局,必须实现三大转型:产品端要从“微调”转向“重构”,研发真正符合控糖、高营养需求的创新产品,而非简单换口味;渠道端需在保持冷链品质的前提下,探索更灵活的分销模式,降低成本并下沉市场,同时加强线上运营,提升数字化营销能力;品牌端则要重建“健康”信任,通过透明的成分标注和科学的功效宣传,摆脱“高糖陷阱”的负面标签。广州第一工厂的关停,是养乐多在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对于这个拥有百年积淀的品牌而言,若不能彻底打破传统思维、实现战略升维,即便靠关闭工厂缩减成本,也难以在激烈的中国健康饮品市场中重获生机。毕竟市场早已证明,再辉煌的品牌历史,也抵不过时代的快速变革,唯有持续创新,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此次养乐多在华首厂关停事件,不仅是一个品牌的危机,更折射出中国饮料市场的深刻变革:消费者对“健康”的认知已从“概念”转向“实质”,单纯依靠品牌历史和单一卖点的时代早已过去,唯有精准匹配需求、持续迭代创新,才能站稳脚跟。从巅峰时的日销760万瓶,到如今的业绩腰斩、工厂关停,养乐多的经历为所有传统品牌敲响了警钟——无论曾经多么辉煌,若不能跟上市场节奏,终究会被消费者抛弃。未来,养乐多能否通过彻底转型重拾市场信任,或是继续陷入收缩困境,仍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饮料市场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唯有真正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才能在变革中生存下来。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