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5657
9
2025-10-15
10 月 13 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上演食品行业年度高光时刻 —— 第十九届 RISE 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颁奖礼上,好丽友廊坊工厂以碾压式优势斩获 "年度超级工厂" 殊荣。这座承载着好丽友全球战略野心的中国首厂,凭借 30 年沉淀的智能制造功底、覆盖全产业链的品质管控体系,以及让同行惊叹的绿色生产实践,在这场被誉为 "中国食业奥斯卡" 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再次印证其作为全球食品制造业标杆的地位。
作为国内食品行业历史最悠久的权威奖项,RISE 评选首次将 "超级工厂" 桂冠授予外资企业。评选委员会在颁奖词中指出,廊坊工厂以 "三厂四区" 的庞大格局、年超 50 亿元的产能规模,以及覆盖休闲零食全品类的生产能力,重新定义了现代食品工厂的标杆。其自主研发的全链条数字化品质管控系统,不仅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毫秒级监控,更通过引入 AI 视觉检测、区块链溯源等前沿技术,将食品生产的精准度提升至新高度。值得关注的是,廊坊工厂的智能化改造使人均产值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 40%,真正实现了 "传统工厂向智慧工厂的蝶变"。
在品质管控领域,廊坊工厂构建的 "全球原料甄选 + 本土产业链深耕" 双轨制模式,成为行业教科书级案例。其面粉原料选自加拿大优质麦源,经国内顶尖制粉企业定制加工,全程采用 - 18℃冷链运输;奶粉则锁定法国诺曼底和新西兰南岛两大黄金奶源带,通过严苛的批次检测确保营养成分达标。更具突破性的是,自 2006 年进军薯片市场以来,好丽友斥资数亿元在内蒙、广东等地建立专属土豆农场,2024 年沈北新区雪花全粉生产基地投产,标志着其完成从马铃薯种植、仓储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这套被业内称为 "从农田到舌尖" 的品质保障体系,使廊坊工厂生产的好友趣薯片原料自给率达 70%,关键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30%。
绿色生产领域的创新实践,让廊坊工厂成为食品行业低碳转型的领跑者。通过实施 "阳光工厂" 计划,其在厂房屋顶铺设的 3.4 兆瓦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产生 300 万千瓦时绿色电力,满足工厂 15% 的用电需求,相当于种植 16 万棵冷杉的碳汇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廊坊工厂于 2025 年实现 100% 绿电采购,成为华北地区首个达成这一目标的食品制造企业。在工艺革新方面,其派类产品生产线引入的 "智慧冷站" 系统,通过智能调节制冷负荷,每年节约电力 67 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近 600 吨;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则使工厂年燃气消耗量降低 21 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 450 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些举措让廊坊工厂连续三年获得 "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并入选工信部 "绿色工厂" 示范名单。
作为好丽友全球战略的核心支点,廊坊工厂的智能化升级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其自主研发的 "3QM" 管理体系,将 TQM(全面品质管理)、PQM(生产品质管理)、MQM(市场品质管理)三大模块深度融合,实现从原料筛选、生产加工到市场反馈的全流程数据贯通。通过实时采集 5000 + 生产参数,系统可自动识别潜在风险点并触发预警机制,使产品不良率从行业平均的 0.3% 降至 0.08%。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廊坊工厂的自动化包装线实现每分钟 1200 件产品的高速运转,较传统产线效率提升 200%,而能耗却降低 35%。这些数据背后,是好丽友持续投入数亿元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成果。
这场颁奖礼不仅是对廊坊工厂过往成就的肯定,更预示着食品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正如好丽友公共事务总监张晓艳在获奖致辞中所言:"当传统工厂插上智能化与绿色化的翅膀,食品制造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廊坊工厂的 "超级工厂" 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制推广,好丽友正以中国为圆心,向世界传递 "智造中国" 的强大动能。而其在品质、效率、环保三大维度的突破,也为行业树立了可复制的转型范本,推动食品制造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