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炬高新上半年营收仅 21.32 亿创 8 年新低,“酱油老二” 百亿目标悬了?

新用户-6799

14

2025-09-09

作为调味品行业的老牌劲旅,拥有 “厨邦” 品牌的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中炬高新”),2025 年本该是值得庆贺的一年 —— 今年是其上市 30 周年,还迎来了新的管理团队,此前更是喊出 “再造一个厨邦” 的雄心目标。但上半年披露的业绩报告,却给这位 “酱油老二” 泼了一盆冷水,不仅营收、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还创下了近 8 年中报业绩的新低,让其 2026 年冲击百亿营收的目标变得岌岌可危。​

根据中炬高新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21.32 亿元,同比下滑 18.58%;实现净利润 2.57 亿元,同比下滑 26.56%;扣非净利润 2.63 亿元,同比下滑 22.53%。这份成绩单之所以被称为 “8 年新低”,是对比其近八年中报数据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中炬高新在调味品行业 “内卷” 加剧背景下,主业承压的直接体现。中炬高新在财报中毫不避讳地指出,营收下滑 “主要是本期调味品收入下降影响”,而其旗下负责调味品核心业务的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下称 “美味鲜”),正是业绩下滑的 “重灾区”。数据显示,美味鲜上半年收入 20.98 亿元,同比下滑 17.92%,占中炬高新上半年总营收的 98.41%;净利润 2.47 亿元,同比下滑 36.83%,占总净利润的 93.92%—— 这意味着,中炬高新的业绩基本依赖调味品业务,而美味鲜的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直接拉低了整个集团的业绩表现。​

从美味鲜的具体业务来看,各大核心品类呈现 “全线下滑” 的态势,没有任何一个品类能独善其身。作为核心中的核心,酱油品类上半年实现营收 12.98 亿元,同比下滑 16.68%,占调味品主营业务收入的 65.12%,作为营收支柱的酱油业务疲软,直接影响了整体业绩;鸡精鸡粉品类表现更差,营收 2.55 亿元,同比下滑 21.98%,占比 12.82%;食用油品类营收 1.09 亿元,占比 5.46%,其他调味品营收 3.31 亿元,占比 16.60%,这两大品类虽未披露具体降幅,但从整体业务趋势来看,同样未能逃脱下滑命运。而从渠道层面分析,作为调味品销售主力的分销渠道,成为拖累业绩的关键因素:美味鲜上半年来自分销渠道的收入 18.92 亿元,同比下滑 20.09%。尽管报告期内美味鲜净增加经销商 245 个,总数达到 2799 个,区县开发率提升至 86%(较 2024 年末超 10 个百分点),地级市开发率达 97.9%(较 2024 年末超 2 个百分点),但经销商数量的增加并未带来业绩增长,反而出现 “渠道扩张、营收下滑” 的矛盾局面。​

进一步拆解区域表现,这种矛盾更加明显。东部区域经销商净增 54 家至 519 家,但营收同比下滑 28.64% 至 4.36 亿元;南部区域经销商净增 56 家,营收同比下滑 16.29% 至 8.08 亿元;中西部地区经销商净增 27 家,营收同比下滑 16.12% 至 4.34 亿元;北部区域经销商净增 108 家(增幅最大),但营收仍同比下滑 9.64% 至 3.16 亿元。对于分销渠道的颓势,中炬高新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公司上半年主动优化供货策略,针对销量领先的经销商实施去库存措施,目的是 “战略性重塑市场价格体系,重振经销商信心”—— 这也侧面印证了 2024 年美味鲜经销商库存偏高的问题,有业内人士直言 “今年实在压不动了”,去库存虽为长期健康发展必要举措,却也导致了短期营收的下滑。不过,上半年并非毫无亮点,直销渠道成为少数 “逆势增长” 的板块,贡献营收 1.01 亿元,同比增幅 35.72%,其中线上业务核心品类增速超 60%,其他品类也实现较大增长。但遗憾的是,调味品行业目前仍极度依赖传统通路和餐饮市场,直销渠道的规模和增速,尚不足以扭转美味鲜业绩陡降的整体颓势。​


业绩下滑的直接影响,是中炬高新距离此前设定的目标越来越远。早在 2024 年 3 月,美味鲜就公布了未来三年战略规划:到 2026 年,营业收入目标 100 亿元,营业利润目标 15 亿元,时任董事长余健华还在当年 4 月的业绩说明会上重申 “再造一个新厨邦” 的愿景。而根据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考核要求,中炬高新 2025 年营收需以 2023 年为基准增长不低于 32%,即至少达到 67.83 亿元。但今年上半年仅完成 21.32 亿元营收,仅占全年目标的 31.43%,按照这个进度,若下半年没有爆发式增长,2025 年营收目标几乎难以完成,2026 年百亿目标更是蒙上一层阴影。​

面对困境,中炬高新在 2025 年 7 月进行了董事会换届,组建了新的管理团队:黎汝雄任董事长,余健华任副董事长,余向阳任总经理,林颖任常务副总兼财务负责人,陈代坚任副总经理,余曼妮任董秘,形成了以职业经理人为核心,融合投资机构、国资股东及职工董事的多元治理架构。据中炬高新相关人士介绍,新任董事长黎汝雄拥有丰富的行业阅历和大型企业管理经验,曾于 2015 年以 300 亿港币重组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还牵头华润万家与乐购(Tesco)成立合资公司,兼具财务背景、资本运作经验和国际化视野;余向阳、林颖、陈代坚等管理层也多有华润系企业履历,市场期待新团队能通过战略调整、外延并购等方式扭转局面。事实上,中炬高新此前已多次表示将寻求调味品主业相关的并购标的,而新团队的资本运作经验,让这一可能性变得更高 —— 但时间不等人,2025 年已过去 3/4,若想通过并购实现 2026 年百亿目标,并购标的需尽早落地并表,留给 “酱油老二” 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从行业大背景来看,中炬高新的困境并非个例。正如其在财报中所言,2025 年外部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外市场不确定性上升,调味品行业收入规模增长放缓,叠加消费需求疲软,市场竞争进入 “高度内卷” 阶段,各大品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采取价格战、促销战等手段,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作为 “调味品第二梯队领军企业”,中炬高新一边要应对头部企业的挤压,一边要抵御区域品牌的冲击,还要解决自身去库存、渠道优化的问题,新管理团队如何在短期内稳定业绩、长期推进百亿目标,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也将影响整个调味品行业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局。对于中炬高新而言,接下来的几个月至关重要,无论是产品创新、渠道改革还是并购动作,任何一步都不容有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