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 “店王” 爆改狂揽 575 万,3 万人挤爆 8400㎡卖场,学胖东来这招太狠了! 观点
新用户-6799
3
2025-09-24
商超圈被大润发的 “爆改魔力” 彻底震撼!9 月 21 日,曾经的全国 “店王” 昆山店改造后重装开业,首日就交出了含税销售额 5750800 元、到店 30656 人次的成绩单,直接刷新大润发单店开业的历史纪录。这家从旧址搬迁至自有物业高鑫广场的新店,卖场面积从 7300 平方米扩展至 8400 平方米,不仅是空间的扩容,更是一场从商品到体验的全面革新,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新资本入局后大润发向胖东来学习、加速转型的必然结果。
昆山店的 “爆改” 细节藏着太多打动人心的巧思。新店共设四层,1 层聚焦百货、文创玩具与服装家纺,货架高度统一控制在 1.2 米至 1.5 米,彻底告别了传统商超 “仰头找货” 的尴尬;B1 层的生鲜与快消区更是亮点纷呈,新增的 “润发食堂” 每日供应至少 30 款现炒菜品,从挑选称重到厨师现制、就餐等候形成闭环,搭配自助冰淇淋机与咖啡机,精准击中了当下消费者的即时餐饮需求。更贴心的是服务升级,19 台自助收银机缓解了排队压力,而 B2、B3 层的停车场从 400 个车位增至 900 个,不仅提供三小时免费停车,还设计了南北双进出口,结账后可直接从收银通道通往停车场,让购物体验的便捷度直线提升。
这样的改造绝非盲目尝试,而是经过华南试点验证的成熟模式。早在今年 4 月,大润发就启动了 “爆改” 计划,6 月推进首批门店调改,8 月 20 日中山西区店、东莞樟木头店、珠海斗门店率先开业,数据表现同样亮眼:生鲜品类业绩进步率高达 25.7%,加工课进步率 24%,对应的客流量分别增长 19% 和 24.7%,活水冰鲜全渠道业绩进步率更是从 8% 飙升至 73.4%。更关键的是商品力的重塑,昆山店全场商品汰换率达 50%,平均售价降幅超 20%,鲜食 SKU 扩充至 2000 支,现烤 “撸串自由” 等场景化商品精准匹配年轻客群;同时推出 “超省系列” 与 “润发甄选系列” 双自有品牌,前者以杂粮锅巴、东北寒地珍珠米主打极致性价比,后者用内蒙沙漠有机纯牛奶、古法缸晒酱油锚定品质消费,形成了覆盖不同需求的商品矩阵。
这场变革的深层动力,源于新资本与管理层的 “换血式” 推动。自德弘资本从阿里巴巴手中接过大润发后,高层调整动作不断:创始人黄明端辞任董事会主席,由德弘资本联合创始人华裕能接任,阿里系董事相继退出,大润发体系出身的沈辉升任 CEO。今年 3 月,沈辉更是率队到访胖东来,与于东来深度交流,这场 “取经” 直接加速了调改落地 —— 从货架高度降低体现的 “顾客视角”,到商品汰换回归 “需求本质”,都能看到胖东来模式的影子。而管理层的新旧交替还在持续,杂货商品部总经理吕国铭退休后由资深采购李春德接任,为商品结构升级注入了新思路,这一系列调整为门店改造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
在 2025 年的零售行业,主动调改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随着永辉、步步高、中百等商超纷纷通过学习胖东来实现业绩反弹,比如郑州永辉信万广场店调改后日均销售额增长 13.9 倍,行业已经证明 “商品力 + 服务力” 的组合是破局关键。大润发的及时跟进恰逢其时,其优势在于将胖东来的 “利他理念” 与自身的供应链规模相结合:依托全国性的采购网络实现商品降价 20% 仍保利润,借助自有物业降低成本,再以 “区域精准定位” 适配不同客群 —— 樟木头店聚焦外来务工人员,西区店瞄准家庭用户,斗门店贴近年轻人,避免了 “一刀切” 的改造误区。
昆山店的火爆只是开始,目前第二批门店的 “爆改” 正在推进中,大润发的目标显然是将这套模式规模化复制。从首日 575 万的销售额来看,消费者用脚投票认可了这场变革,但长期考验仍在持续:如何保持商品迭代的速度,如何让自有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如何将短期客流转化为长期复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以 “从鲜出发” 为核心的转型,已经让这家老牌商超重新焕发活力。在实体零售寻求突破的当下,大润发用 575 万的成绩单证明,只要真正站在顾客角度重构体验与商品,传统商超依然能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它的转型之路,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本。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387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9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22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1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7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0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9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2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97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