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2522
18
2025-11-21
2025 年的中国零售圈,山姆会员店以 “三箭齐发” 的强势姿态引爆行业 —— 截止 11 月中旬,全年 GMV 已冲破 1200 亿大关,提前超越去年全年 1000 亿的业绩,距离年末尚有一个多月,冲刺 1300 亿几乎毫无悬念;年度 10 家新店拓店计划即将收官,11 月 21 日北京最大山姆店开业后,全国门店数将增至 61 家,更有 20 余个新店项目储备待发;500 余个前置仓构建的即时零售网络全面铺开,月复购率高达 60%。而沃尔玛中国宣布阿里系高管刘鹏空降担任山姆业态总裁,打破 13 年来的外籍掌舵惯例,更让这场 “业绩狂飙 + 规模扩张” 的大戏成为行业焦点。作为沃尔玛中国的核心增长引擎,山姆这三大破纪录动作,不仅刷新了会员制零售的行业天花板,更折射出存量市场下的结构性增长逻辑。

山姆 1200 亿业绩的背后,是 “线下门店 + 即时零售” 双轮驱动的深度赋能。数据显示,山姆中国业绩已连续三年保持双位数增长,2024 财年其业绩占沃尔玛中国总销售额的比例就已超 2/3,成为绝对的增长支柱。而 2025 年的业绩爆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置仓模式的规模化落地。早在第二季度业绩会上,沃尔玛国际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Kathryn McLay 就特别表扬中国市场的电商增长:“新增的 33 个前置仓和云仓,让我们能在不到一小时内把商品送到顾客手中”。如今前置仓数量已突破 500 个,形成 “核心门店 + 前置仓” 的网格化布局,覆盖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的核心商圈与社区。这种模式不仅将服务半径从门店周边 3 公里拓展至 10 公里,更凭借 “一小时达” 的即时体验拉动高复购 —— 月复购率 60%、客单价超 200 元的核心数据,印证了即时零售对会员黏性的提升作用,而线上销售占比接近 50% 的结构,更说明山姆已摆脱传统零售的流量依赖,构建起 “到店 + 到家” 的全场景服务体系。
门店扩张的 “狂飙模式” 则展现了山姆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2025 年以来,山姆的开店节奏从未放缓:3 月嘉兴店、4 月合肥店、5 月武汉江岸店、9 月中山店、10 月张家港与深圳宝安店、11 月扬州店相继开业,年底前广州荔湾、上海浦东东两家门店也将落地,年度 10 店的开设计划创下历史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期布局,无锡惠山、江阴、苏州吴江等 17 家新店已进入不同建设阶段,多数项目已封顶或启动机电工程,青岛、济南等店甚至已开启招聘,2026 年至少 10 家门店开业的规划,将进一步加密长三角、珠三角及华北、中西部核心城市的网络。这种扩张并非盲目跑马圈地,而是精准匹配人口密度、消费能力与交通便利性的科学布局,比如北京最大门店选址通州核心区,辐射周边百万级高收入家庭,而张家港、扬州等三线城市门店,则瞄准消费升级下的下沉市场机遇,与开市客聚焦一线核心城市的策略形成差异化竞争。
阿里系高管刘鹏的空降,虽引发行业争议却暗藏战略深意。这是山姆中国近 13 年来首次由中国人担任业态总裁,此前该职位长期由外籍高管执掌,文安德任职期间更将山姆业绩从百亿级推向千亿级。此次变动中,深耕山姆多年、主导新店开拓与云仓建设的 COO 郑硕怀未能顺理成章上位,引发部分消费者与行业人士的质疑,甚至出现 “要求阿里高管下课” 的声音。但从战略适配性来看,刘鹏的履历恰好契合山姆的发展需求:其曾担任天猫国际总经理、淘天集团品牌业务发展中心总裁等职,精通电商生态与即时零售运营;更早前在苏宁、海尔等企业的任职经历,又让其具备实体零售与供应链管理经验。尤其在山姆面临 “商品降质” 风波的背景下,刘鹏丰富的供应链资源与品牌运营能力,有望推动商品力升级,而其电商基因更能深化前置仓与线上会员体系的协同,进一步释放即时零售的增长潜力。

山姆的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对零售本质的回归与进化。在 11 月 18 日 CCFA “2025 中国零售领袖峰会” 上,沃尔玛中国总裁朱晓静的演讲道出核心逻辑:“有效的进化要求我们向内探寻,回归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本质,扎实的内功比追逐风向更重要”。山姆的 “内功” 体现在三个维度:商品端坚持差异化选品,通过大包装、自有品牌与独家定制构建壁垒;服务端以 24 小时会员服务、免费试吃等细节提升体验;效率端依托全球供应链与数字化管理,实现成本优化与快速响应。这种 “商品 + 服务 + 效率” 的闭环,让其在会员制零售赛道形成强竞争力 —— 即便面对开市客的加速布局,山姆仍以更高的门店密度与即时零售渗透率保持领先。
从 1200 亿业绩到 10 店扩张,再到人事换帅,山姆中国的 2025 年是战略升级的一年。刘鹏的加入将为山姆注入电商与供应链的新动能,而 500 个前置仓与未来数十家门店的落地,将持续巩固其市场地位。但挑战同样存在:如何平衡规模化扩张与商品品质,如何应对开市客等对手的竞争,如何通过本地化创新进一步贴近中国消费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山姆用 1200 亿的业绩证明了会员制零售的巨大潜力,其 “实体 + 即时零售” 的模式也为行业提供了存量市场的增长范本,这场零售巨头的进化之路,仍在持续改写行业格局。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