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单日营收暴跌100万后,茶饮行业信任生死局爆发!瑞幸9.9元抢客,喜茶自救能否破局?

新用户-2111

35

2025-10-31

西贝的“预制菜惊魂”给整个餐饮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更让主打“天然健康”的现制茶饮行业如坐针毡。这个讲了37年中餐文化、靠着“家有宝贝,就吃西贝”建立起用户信任的餐饮巨头,因预制菜引发的舆论反噬堪称“昂贵教训”:事件发酵次日,全国门店单日营收暴跌超100万元,北京最大门店堂食客流直降近七成。这场看似是罗永浩与贾国龙的私人论战,最终暴露的是餐饮行业品类定义模糊、规范缺失的底层问题,以及行业标准与公众认知的巨大鸿沟。而倚靠东方茶文化叙事、主打“自然生活方式”的现制茶饮行业,正面临一模一样的“西贝难题”——信任防线早已千疮百孔,引爆全面危机或许只差一个“罗永浩式”的导火索,行业的信任生死局已然拉开序幕。

相较于西贝危机的突然爆发,茶饮行业与消费者的信任博弈早已持续升级,原料透明度不足的“沉疴”始终未除。2024年末的“冰勃朗事件”便是典型缩影:某测评博主检测12家头部茶饮品牌后发现,部分宣称“健康理念”的品牌仍在使用与植脂末成分高度相似的非氢化基底乳,“挂羊头卖狗肉,用科技奶冒充真奶”的质疑在社交平台疯狂发酵。老爸测评的横向对比更直指核心:这类原料以植物油脂为主,含奶量低且添加剂繁多,与消费者认知中的“真奶”相去甚远。数据更能说明信任危机的严峻性:2021至2025年间,“奶茶植脂末”“奶茶反式脂肪酸”等关键词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年均讨论量增长超200%;超九成受访者明确表示介意茶饮中使用植脂末、奶精粉、果糖等原料。消费者的追问越发尖锐:公布的用料是全部还是仅核心成分?宣称的“真奶”是纯生牛乳还是含生牛乳即可?果糖和基底乳的健康影响究竟如何?是否违规添加人工着色剂?这些合理疑问如同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更尴尬的是,尽管茶饮行业早在2012年就提出“真茶、真奶、真果、真糖”理念,2022年头部品牌就开始推行“透明化营销”,但这些食安概念至今仍停留在“倡议阶段”,既无硬性行业标准,彻底执行者更是少数。


就在茶饮行业深陷信任泥潭时,异业玩家的“围猎”让局势更加凶险,不断分流消费者信任与市场份额。上游乳业的品质升级率先形成倒逼:经历“三聚氰胺事件”后,乳业持续收缩品类标准,2025年9月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修改单明确规定,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让常温奶“纯度”有了刚性保障。与此同时,鲜奶、A2牛奶、提纯乳等优质乳品不断上市,既给消费者提供了自制茶饮的可能,更拉高了大众对乳品的品质审美,直接倒逼茶饮行业在原料端“自我革命”。咖啡渠道的跨界突袭更具冲击力:2024年瑞幸高调官宣刘亦菲为茶饮首席推荐官,推出“轻轻茉莉”与霸王茶姬“伯牙绝弦”正面对垒,次日便开启“送1亿杯9.9元下午茶”活动,而同类茶饮市场价普遍在20-30元。更狠的是,瑞幸联合中国食品报社发布《品质轻乳茶“三个100”标准》,直接抢占品类定义权:100%真茶鲜萃、100%动物乳脂、每杯热量100kcal左右,用价格战+标准战双重打击茶饮行业核心客群。瓶装奶茶赛道也不甘示弱:统一聚焦阿萨姆低糖茉莉奶绿培育增长曲线,康师傅推出地域特色咸奶茶,怡宝重启高端品牌“午后红茶”,东鹏、大窑等跨界品牌更是以“铺量+低价”强势入局,用“无糖茶思路重做瓶装奶茶”的口号分流现制茶饮用户。


内外夹击下,茶饮品牌终于开启“自救模式”,从规模内卷转向信任重建。喜茶的战略调整颇具代表性,其在内部邮件中反思“数字游戏走到尽头”,放弃价格战与盲目扩张,转而聚焦原料创新与健康属性:推出含牦牛乳、藏茶、羽衣甘蓝等特色原料的新品,坚守“四真七零”承诺(真茶、真奶、真果、真糖,零植脂末、零氢化植物油等),一系列举措让新品重回风味巅峰,被消费者评价为“喜妃回宫”。老派台式奶茶代表一点点和CoCo都可则选择“渐进式改革”,在提出“0植物油、0氢化基底乳、0植脂末”三零承诺的基础上,彻底抛弃基底乳、定制乳等争议原料,为消费者提供市售鲜奶或提纯乳升级选项,先以“奶+茶”的纯粹形态重建消费者共识。部分区域品牌也在跟进:奈雪的茶升级原料公示系统,实时展示茶底萃取时间、奶品批次;古茗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原料溯源认证,在门店张贴检测报告。这些动作虽未形成行业共识,但已显露出品牌从“流量思维”向“信任思维”的转变。

英敏特数据显示,现制茶饮渗透率已逼近95%的天花板,行业增长逻辑早已从“跑马圈地”转向“单客价值挖掘”,而信任正是挖掘单客价值的核心前提。美团王兴曾说:“商业世界没有神话,有信誉的打败没信誉的”,这句话对缺乏技术壁垒的茶饮行业尤为致命——产品创新乏力尚可亡羊补牢,品牌理念的信任崩塌却可能一蹶不振。西贝的教训已然证明,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故事买单,但绝不容忍“故事与现实脱节”:西贝的“家有宝贝”叙事与预制菜的矛盾,正如茶饮“天然健康”宣传与植脂末的冲突,本质都是信任透支。如今茶饮行业的当务之急,不是比谁上新更快、价格更低,而是比谁更真诚:建立全国统一的原料标准,像乳业那样用刚性规范消除认知鸿沟;公开完整配料表与溯源信息,用透明化打破“科技奶”质疑;在创新中坚守初心,让“真材实料”成为行业底线而非营销噱头。瑞幸的跨界突袭、乳业的品质升级已经证明,消费者从不缺选择,缺的是值得信任的品牌。茶饮行业的信任生死局,最终的破局者从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品牌自身对“真诚”的坚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