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港股IPO狂揽2684倍超额认购!50港元顶格定价,10月28日挂牌,募资4.5亿炸穿茶行业!

新用户-2522

3

2025-10-27

茶行业迎来资本里程碑!10月24日,中国茶叶供应商八马茶业正式官宣港股IPO定价,以招股上限50港元顶格定价,预计10月28日登陆港交所挂牌交易。这则消息瞬间引爆资本圈与茶行业——此次IPO公开发售仅90万股(占总发行量10%),却吸引16.9万份申请,超额认购倍数高达2684倍,直接刷新港股年内新股超额认购纪录,就连此前大热的科技新股也难以望其项背。根据发行计划,八马茶业此次共发行9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4.5亿港元,而这背后是其实打实的行业硬实力: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收入及连锁专卖店数量均稳居全国首位,全年实现收入21.4亿元人民币,股东应占利润2.2亿元人民币。在茶叶行业长期“小散弱”、资本化程度偏低的背景下,八马茶业以“2684倍超购”的姿态冲刺港股,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跨越,更被视作中国茶行业“资本化破局”的标志性事件。

2684倍的超额认购神话,绝非偶然,而是资本市场对八马茶业“高端茶龙头”地位的高度认可。作为深耕茶行业数十年的品牌,八马茶业早已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在渠道端,其连锁专卖店数量2024年突破2000家,覆盖全国31个省市及海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高端门店占比达35%,布局在一线商圈及高端社区,形成“线下门店+线上电商+企业定制”的全渠道网络,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达28%,同比增长32%;在产品端,聚焦高端红茶、绿茶、乌龙茶等核心品类,其中“八马金骏眉”“安溪铁观音”等明星产品年销售额均突破3亿元,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收入占比达62%,远超行业平均25%的水平;在供应链端,建立了8大茶叶种植基地,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品控,茶叶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达100%,这种品质稳定性成为高端消费群体的核心信赖点。对比茶行业其他品牌,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区域性散卖”阶段,而八马的“全国化+高端化+标准化”模式,恰好契合了资本市场对“高增长、高壁垒”标的的筛选逻辑。


4.5亿港元募集资金的用途规划,更暴露了八马茶业“巩固龙头、抢占增量”的战略野心。根据公告,35%的募集资金将用于生产基地扩建,计划在福建安溪新建智能化生产车间,引入全自动茶叶分拣、烘焙设备,将年产能从目前的1.2万吨提升至1.8万吨,同时建设茶叶溯源大数据平台,实现每一批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全程可追溯;20%的资金用于品牌升级及产品线扩展,一方面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打造10家“八马茶空间”体验店,融合茶饮品鉴、茶文化展示、商务洽谈等功能,提升品牌高端形象;另一方面将研发即饮茶饮、茶叶保健品等创新产品,切入年轻消费市场。这一布局精准踩中茶行业的两大核心趋势:一是消费升级下,高端茶叶市场年增速达18%,远超行业整体8%的增速;二是年轻群体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从“传统冲泡”转向“便捷化、健康化”,即饮茶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八马的募资投入,正是要在这两大增量市场中进一步拉开与同行的差距。


八马茶业的IPO狂欢,更折射出中国茶行业“资本化觉醒”的行业拐点。长期以来,中国茶行业呈现“七万茶企不如一家立顿”的尴尬格局:全国有超7万家茶叶企业,但CR10市占率不足10%,除八马外,多数企业年营收不足1亿元,且以区域性小品牌为主,缺乏全国性龙头。资本化程度偏低是核心瓶颈——此前仅有天福茗茶等少数品牌实现上市,且市值规模有限,多数企业依赖自有资金发展,难以实现全国化扩张。而八马茶业此次IPO的火爆,彻底打破了“茶行业难资本化”的魔咒:2684倍的超额认购证明,只要具备清晰的盈利模式、稳定的增长能力和强大的品牌力,茶企同样能获得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更重要的是,八马的上市将形成“龙头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区域茶企加速规范化、标准化转型,推动行业从“分散竞争”走向“集中整合”。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达2800亿元,若能像咖啡行业一样培育出几家全国性龙头,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至30%以上,发展空间巨大。

当然,登陆港股只是八马茶业的“新起点”,未来仍需应对市场竞争与增长压力。从竞争层面看,大益茶、吴裕泰等品牌也在加速高端化布局,大益茶2024年高端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5%,吴裕泰则通过跨界联名吸引年轻消费者,八马需在品牌差异化和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从增长层面看,随着门店数量扩大,如何维持单店盈利能力是关键,2024年八马单店年均营收107万元,虽高于行业平均,但较2023年的112万元略有下滑,需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效率;从资本市场层面,上市后需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若高端茶叶市场增速不及预期或创新产品表现不佳,可能面临估值调整压力。不过,凭借2000家门店的渠道基础、62%的高端收入占比以及4.5亿港元的资本弹药,八马茶业在行业整合中已占据先发优势。未来,随着生产基地扩建与创新产品上市,其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而中国茶行业也将因这场“IPO狂欢”,迈入“品牌化、资本化、标准化”的全新发展阶段。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