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 “盘中盘” 咋玩?看黄鹤楼的破局与地方品牌启示

新用户-2616

4

2025-09-30

行业里热议的 “盘中盘” 模式,向来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好的模式值得借鉴,没必要因 “类似” 就批判;可若不符合企业实际,硬着头皮照搬,就成了 “东施效颦”。口子窖的 “盘中盘” 以终端操作霸道著称,但要成功得具备多个基本条件:经销商实力得足够强,能扛住酒店压款还能及时回款;厂家终端投入得有 “霸气”,财力和人员能支撑前期高投入;主攻价格得在 100 元 / 瓶左右,太低撑不起投入,太高难让市场消费跟风,毕竟高档酒推广缺政府等部门支持,很难快速起势;当地市场得有消费跟风习惯,靠特定人群、场所的经常性消费带动;终端竞争门槛不能太高,投入得可控;市区人口不能太多,否则市场启动慢。口子窖虽满足前三点,但后几点在武汉、长沙等市场并不具备,要是不调整策略,武汉市场很难撑住 —— 口子窖也意识到这点,加大了渠道和商超开发,推出新品 “口子坊”,给渠道留足利润促主推,还通过渠道和商超操作缓解自身投入压力。

对比之下,老牌名酒黄鹤楼虽退市多年,重新定位后价格拉得高,却能在一年里成功冲击武汉中高端酒市场,速度值得学习。总结其成功,首先是政府高层公关做得极到位。政府公关是地方中高端品牌成名、生存的关键,黄鹤楼说服武汉市委、市政府,成为唯一指定接待用酒,市委书记、市长带头消费宣传,以极小代价迅速进入武汉各大高端酒楼、宾馆 —— 这对其他白酒品牌几乎是 “不可想象” 的事,也印证了其政府公关的有效性。


其次,入市采用整合营销传播手段。黄鹤楼选了大家认为 “最难攻” 的武汉市为试点,组建 100 多人的业务队伍地毯式扫街铺市,几百人的促销队伍进驻酒店促销,还大规模投放户外广告,一下子把品牌中高端定位的 “霸气” 做了出来,大大勾起目标消费群的尝试欲望;再加上政府部门人士长期坚持 “指名消费”,市场氛围很快就营造起来了。


再者,酒店运作坚持只推两款 100 - 300 元 / 瓶的中高端产品。为控定位,前期酒店运作全靠直销,氛围起来后,流通和商超产品均是 100 元以上 / 瓶的价格。分产品、渠道运作的好处很明显:价格体系得到严格保护,充分调动了酒店和渠道的积极性,也给消费者留下 “诚信” 的印象。


还有,避强敌锋芒,做差异化营销。不管是避开枝江大曲、白云边走高端定位,还是市场推广手法,都和竞品有明显区别:该坚持的酒店拉销不落后,该上的商超精品柜也不手软,该全力做的事件营销也毫不含糊。黄鹤楼能在地方品牌 “绞杀” 中突出重围,从一开始就坚持差异化是关键。当然,最终检验其成功,还要看武汉外围市场的突破 —— 脱离政府强力支持的外围市场,若能和同城品牌竞争还独领风骚,才算真正成功。


黄鹤楼和口子窖的操作思路、拓市手段差异明显,黄鹤楼更占地理、人和优势,操作上一开始就全面推进,颇有 “不成功便成仁” 的气势;口子窖前两年没把握好机会,等现在短兵相接,底气就不足了。从二者对比,地方高档白酒品牌若想有所建树,能得到不少启示:


地方品牌可借鉴、利用的资源不少,尤其是政府公关得好好加强。有了政府支持作后盾,再加上坚持和创新,成功的把握会更大。围攻终端但又不依赖终端,聚焦 A、B 类酒店铺市,让目标消费群能方便购买;门槛太高时别强行买断,别靠长期赠酒、一对一单位公关来 “人为增加消费”,要打破垄断,撕开竞品用高额代价构筑的防线 —— 可以试试 “后盘中盘” 模式,毕竟地方城市一般不大,这种模式效果能较快显现,比如给酒店送三十万元酒,让常去的权力人士消费,效果比单纯砸钱好。


要关注热点,用好事件营销。能成热点的事件,往往融入了大众生活,成了民生符号,这种 “大公关” 是地方高档白酒品牌以前缺的,却和高档品牌推广很契合。得坚持地方高档白酒品牌的中、高端定位,别轻易放弃。别觉得自己推出泸州老窖 100 元 / 瓶左右的产品,就能卖得一样好,这只是一厢情愿。做好和全国性名酒的差异化品牌运作,地方高档白酒品牌才有机会 “登顶”,别和强竞品已形成的定位正面冲突,不然占不到便宜;也别轻易上价位低的同品牌产品,免得混淆消费者视线,让品牌陷入困境。


稳住价格体系,别自乱阵脚。中高端产品推广最忌讳价格体系崩塌,一旦发生,渠道推广意愿会降到冰点,最终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 谁愿意花一两百买瓶酒,结果发现买亏了?这种消费心理得好好琢磨研究,而价格标杆体系的建立得靠直销。要是不构建市场价格标杆体系,不从市场长治久安考虑,哪怕短期成功,也是虚假的成功,别再搞自欺欺人的把戏,看看黄鹤楼和口子窖的操作,就知道 “价格无法控制” 纯属借口。

地产品牌也需要大力度广告,甚至要更 “猛”。一个地方没名气、没文化底蕴的品牌,光靠让消费者多掏一两百喝酒,一次两次还行,长期谁愿意?大力度广告能帮中高端品牌建立 “王者气质”,至少能让准消费群产生认同感,还能帮自己找到重复消费的理由。确立目标市场后,得用压倒性优势把竞争对手 “打压” 在底部,让它们不敢贸然对抗,就像国美电器打压对手那样 “猛砍猛杀”,不打倒对手不罢休 —— 当然,这种打压得建立在科学市场调研基础上,不能盲目靠广告取胜,否则会重蹈秦池的覆辙。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