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2616
5
2025-09-29
“忙正月,耍二月,累死累活十二月”,这是生意人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意味着白酒行业最旺的销售季已至 —— 对很多品牌而言,春节前两个月的销量能占全年的 50% 以上。除了节日消费本身更旺盛,企业在旺季开展的 “压货大战”,才是销量突然暴涨的核心原因。那企业为啥热衷压货?怎样才能打好这场旺季压货战?不压货行不行?
压货目的很明确:一是挤占渠道资金,把渠道注意力更多吸引到自身品牌上;二是抢占市场份额,通过压货让利,尽可能在旺季提升销售;三是应对竞争品牌,对手在做压货,自己不做,市场就会被抢走;四是消化库存,把平时动销慢的边缘产品借旺季清理,要么打包给经销商,要么当赠品送,清空不合理库存;五是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借助压货提升的销售,让前几个月的投入在此时获得回报。
搞清楚目的,就得琢磨怎么做。首先,要把货压给二批商和零售点。要是公司争取到政策后,只把货交给一级商就不管了,是很愚蠢的做法,说明区域经理和业务员不动脑子或不懂业务(只想旺季捞一笔就走的业务员除外)。旺季压货是要让一级商和企业仓库腾空,让更多网点快速分流货物、被更多消费者买走,讲究 “点多面广”。要是只套一级商的钱,导致本可以一两个月消化的货,大半年甚至一年都卖不掉,既影响市场推进,又占用经销商周转资金,最终企业和经销商都吃亏。所以一级商得领会企业意图,别贪小便宜,配合厂家把货物往更多网点分流。曾有案例,某经销商原本约定一个月拓展 800 家网点,最多给 1200 件货,后来因岗位变动,新接手的同事为出成绩,动员经销商一次性打了 8000 件货囤在仓库,大半年后还剩近 4000 件,经销商后悔不已 —— 要是把积压的百万资金用于旺季周转,早把政策优惠挣回来了,还不占仓库和租金,这也警示旺季压货千万别因贪一时政策把好事变坏事。
其次,把货压给单位。年底单位要搞年会、总结、考评等聚会,按中国人习惯,值得纪念的时刻会聚餐,尤其是不用自己掏钱时更积极。压货给单位,好处是不用担心价格体系崩溃,也不易出现退、换货(个别情况除外)。现在白酒品牌做单位、团购没以前好沟通了,单位 “胃口” 还越来越大。所以除了正常客情维护,还要考虑利益诱惑,比如赠品要新颖,得琢磨单位里关键人物的利益,千万别直接打价格战,不然会打断利益链条 —— 没了价格支撑,关键人物的好处从哪来?赠品从哪来?得把各环节利益设计好,不做既不赚钱又让自己吃亏的事。
再就是把货压给酒店。压给酒店的货,以没买断的酒店或适合快速消费的小瓶酒为主。要是酒店本就是企业或经销商花钱买断的,或者有促销员在推,还去大力压货就是 “傻瓜行为”—— 压再多,也得自己慢慢卖,酒店不担心库存,等于企业白增加投入,没实际意义。但对非促销、没投入的酒店,压货给它们,它们会想办法推销,等于多了义务促销员。一般来说,B、C 类酒店是旺季压货的重要目标,选适合这些酒店的产品做压货活动才会吸引参与,赠品要选酒店适用的,别图方便和渠道赠品一样;压货力度可适当比渠道大一点,但关键是别让赠品快速变现,还要控制酒店进货量,防止压给酒店的货流到渠道影响价格。同时得杜绝虚假压货,防止渠道和酒店联手搞鬼 —— 每个酒店都有固定供货渠道,一旦酒店把信息透露给供货商,供货商贪图利益可能反过来请酒店帮忙,把货分流到渠道砸烂市场价格。所以要根据酒店月度生意和真实销售情况分配货物数量。
还有 “反向压货”,也就是涨价。旺季时对市面上卖得好的产品涨价,还限量供应,既保护企业利益,又维护市场秩序,旺销势头还能带动其他非主流产品销售。反向压货最关键的是做好货物控制和分配,不能看市场火就大量抛货,最终害人害己。持续做好基础工作、拉动消费者,一旦产品旺销,反向压货就得常用,旺季时更要果断用,让经销商、网点、消费者都围着反向压货政策转。
另外,把边缘产品压到竞争对手的阵地里去。年底杂牌产品最活跃,只求赚点过年钱。对企业来说,边缘产品对主销产品影响不大,不妨加大力度压给网点和有卖货能力、追求高利润的经销商。比起杂牌,我们的边缘产品服务和品质有保障,所以压货不仅能带来销售、抢占旺季份额,还能打击杂牌对手,协调好和这类经销商的关系。不过边缘产品压货要控制网点数量,不追求销量最大,而是追求经销商利润最大,在一个市场找几个有零售能力、对主销产品(因价格透明、利润低)不感兴趣的网络商压货就行。
压货虽好,也要注意风险。首先是压货数量,不管政策多好、渠道多欢迎,哪怕出现抢货,也要控制投放量,不能过度挤压 —— 旺季压货量以不超过一个半月整体销量为宜,不然会影响价格和后续销售,一次压货半年卖不掉,对市场伤害大,还打击团队士气。其次是压货品种,低端和高端产品手法不同:低端追求点多面广、要数量销量;高端讲究精准打击,量的要求是次要的,压货量别超过当月销售需求,略低才好;渠道选择上,高端重在对单位压货,中、低档重在挤压渠道和 B、C 类酒店销售。然后要注意总经销的政策截留,总经销贪图利益自己囤货会造成虚假销售,得靠驻地业务员和区域经理熟悉市场、管控好经销商,就算碍于情面要给货,也得控制数量,总经销纯为多赚钱的压货对市场推进没好处。还要注意货物的渐次发放,为控制价格,不能一次性把货全放出去,对那种 “没货就不付钱” 的网点别搭理;政策出台后,先收网络商的钱,但货物要分批分期发,不让网络商囤货导致窜货,厂家也要做好一级商工作,别图方便把货一次性送到它们仓库。最后得注意氛围营造,压货后不做持续消费拉动等基础工作,以为任务完成就万事大吉,来年日子会很难过。所以压货后要加强酒店客情公关、核心网点联谊,借旺季销售构建客情为来年铺路,还要关注销售慢的网点,适当协调,把货调剂给卖货能力强、走货快的网点,而不是再给政策支持。
把压货的目的、方法和风险把控弄清楚,给压货设置好门槛、提高关注度,旺季压货战就能做到位,赢下旺季销售。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