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6799
3
2025-09-10
提到河南商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胖东来 —— 这家让消费者跨省驱车打卡、被网友称为 “没有淡季的 6A 级景区” 的超市,8 月份单月销售额 19.83 亿元,2025 年 1-8 月累计销售突破 153.67 亿元,日均销售额约 6323.96 万元。但河南的商超版图远不止胖东来一家,从郑州丹尼斯、洛阳大张、信阳西亚、南阳万德隆等深耕数十年的老牌劲旅,到郑州华豫佰佳、开封鲜风生活、淘小胖等后起之秀,河南人用 “群象起舞” 的格局,在全国零售行业深度调整期交出了亮眼答卷。更令人惊叹的是,胖东来模式已引发全国跟风 —— 永辉超市 2024 年 6 月启动调改,截至 2025 年 9 月计划完成 208 家 “学习胖东来” 门店,覆盖 75 座城市,深圳地铁里 “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 的宣传语更是随处可见。河南人为何这么会开超市?答案藏在 “以人为核心、强供应链、敢创新” 的底层逻辑里,更离不开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市场底气。
河南商超的成功,首先源于 “把人放在第一位” 的经营理念,这一点在胖东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整个河南商超群体的共同基因。从创立之初,胖东来就以 “用真品换真心”“不满意就退货” 为底色,如今更是把细节服务做到极致 —— 深圳永辉学习胖东来调改的门店里,入口设有人脸识别寄存柜和宠物寄存区,出口配备电子秤、微波炉、血压仪,海鲜区标注 “沥干水称重”“免费清洗剖鱼”,蔬果区贴满 “黄油挑选指南”;胖东来自身更是凭借人性化服务圈粉无数,哪怕是工作日的新乡大胖店,依然人流如织,三门峡消费者驱车百里打卡的场景已成常态。这种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不仅限于胖东来:信阳西亚以 “文化零售” 打造 “卖场即景点”,鲜风生活推出 “超市 + 餐饮” 模式,午饭后堂食区仍座无虚席;华豫佰佳接手闲置 8 年的原沃尔玛门店后,靠 “让顾客放心省钱” 的自有品牌吸引周边居民高频复购。相比很多商超依赖通道费、陈列费的 “卖货架” 模式,河南商超始终围绕 “满足顾客需求” 做文章,这种回归商业本质的思路,正是其穿越周期的关键。
稳定且高效的供应链,是河南商超 “物美价廉” 的底气,也是老牌企业抵御风险、新品牌快速崛起的核心支撑。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面对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冲击,胖东来、西亚、大张、万德隆就组建 “四方联采”,通过联合自采提升生鲜直采比例,降低综合采购成本,这一模式让河南本土商超在价格战中站稳脚跟。如今,这一优势进一步放大:洛阳大张深耕 30 年,靠 “价格透明、物美价廉” 成为当地父母辈信赖的品牌;淘小胖 2021 年成立后,凭借高效供应链快速在新郑、安阳等地开出门店;即便是后起之秀鲜风生活,也能通过供应链把控让熟食、烘焙产品成为 “爆款”。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为商超提供了近水楼台的生鲜货源,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而 “四方联采” 等模式的延续,让河南商超在集中采购、成本控制上始终领先 —— 这也是为何河南商超能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兼顾价格优势,比如胖东来的生鲜产品既能做到新鲜度拉满,又能保持亲民定价,形成 “口碑 - 客流 - 销量” 的正向循环。
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让河南商超既能守住传统优势,又能跟上消费趋势,在不同时代都能找到自己的赛道。上世纪 80 年代末,郑州亚细亚以 “服务与体验较量” 开启中原商战,奠定河南商超的创新基因;90 年代,胖东来、大张等靠 “超市新业态” 打破传统零售格局;21 世纪初,面对电商冲击,河南商超没有固守大卖场模式,而是主动求变:胖东来开发自有品牌,强调 “喜欢、专业、创造价值”;鲜风生活聚焦 “超市 + 餐饮”,满足年轻人 “即买即吃” 需求;淘小胖以 “海量品类 + 特色体验” 成为行业黑马;华豫佰佳则通过接手旧门店、优化选品快速打开市场。更值得关注的是,河南商超不满足于本土深耕,还开始 “走出去” 试水 —— 洛阳大张 2019 年进军江苏苏州打造长申购物广场,胖东来 2025 年 2 月官宣首次走出许昌、新乡,布局郑州新店,这种 “守得住本土、攻得下外地” 的魄力,让河南商超从 “区域龙头” 向 “全国玩家” 进阶。
河南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商超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也让创新模式有了试错和迭代的空间。作为人口大省,河南拥有近 1 亿常住人口,无论是下沉市场的县域消费,还是郑州、洛阳等城市的中高端需求,都能为不同定位的商超提供客源:胖东来覆盖中高端客群,大张、万德隆深耕本地大众市场,鲜风生活、华豫佰佳瞄准城市年轻消费者,淘小胖则发力县域市场,形成 “多层次、全覆盖” 的格局。同时,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不仅为商超提供生鲜供应链支撑,还培育了浓厚的 “民生消费” 氛围,消费者对 “性价比”“新鲜度” 的需求,与河南商超的经营理念高度契合。2025 年河南省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更明确提出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鼓励新零售、新模式发展,政策红利进一步为河南商超 “添柴加火”。
不过,河南商超在亮眼成绩背后,也面临 “走出去” 的挑战 —— 尽管胖东来模式被全国模仿,但河南本土商超的供应链优势更多集中在省内,若要布局全国,还需突破地域限制,提升数字化能力和全渠道运营效率;新生品牌如华豫佰佳、鲜风生活,虽有创新活力,但规模体量、供应链深度仍需长期积累。正如零售专家鲍跃忠所言,中国商超已进入 “效率重构与体验升级” 的新周期,河南商超要持续领跑,既要守住 “以人为核心” 的初心,也要在供应链韧性、数字化投入、全渠道融合上持续发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河南人用数十年时间,从亚细亚到胖东来,从四方联采到全国模仿,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零售道路,这份 “把超市开成民心工程” 的能力,或许正是其他地区最难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