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经销商留不住人的困局

观点

新用户-1000

10

2025-07-11

清晨七点的批发市场,李老板蹲在仓库门口抽烟。手机上又收到业务员小张的辞职短信,这已经是今年第三个不告而别的员工。烟灰簌簌落在水泥地上,他想起去年加盟商大会上那句扎心的话:"快消经销商最大的仓库不是放货的,而是装人的——人来人往的'人仓'。"


找人的迷局:当伯乐遇上空马棚


58同城的招聘广告挂了一个月,面试者屈绎不绝却始终无人合适。要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眼高手低,开口就要带团队;要么是行业老油条,身兼三份送货的活儿随时准备跳槽。有经验的嫌县城市场小,肯吃苦的又不懂超市系统下单。

"十年前在批发市场门口挂块牌子,上午招人下午就能送货",做了二十年饮料批发的王总苦笑,"现在年轻人宁肯送外卖也不愿搬箱子。"最讽刺的是,去年好不容易从连锁超市挖来的业务主管,干了三个月就带着客户名单自立门户,反倒成了竞争对手。


德鲁克那句"企业家本质是创新与营销"的箴言,在县城批发市场成了黑色幽默——当老板既要会开货车盘点库存,又要懂抖音团购直播,分身乏术时才发现,自己创新的最大阻碍是无人可用。


留人的悖论:工资袋里的沙子


青岛张老板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他把业务骨干老陈的工资涨到八千,比同行高出三成。不料三个月后老陈还是辞职,临走时撂下话:"您给的是不少,可天天让我陪客户喝到半夜,我肝受不了。"


这正应了留人的三重困境:


  • ​工资锁​​看似牢靠却最脆弱——隔壁老王多加五百就能撬走


  • ​感情锁​​需要日积月累——但家族企业里老板娘的眼色,往往比老板的称兄道弟更伤人


  • ​事业锁​​最难打造——当员工看着老板换第三辆车,自己却还在骑电驴送货,"共同成长"就成了墙上画饼


更揪心的是那个永恒矛盾:老员工守着成熟线路吃老本,新人在偏远乡镇挣扎求生。某粮油经销商把亲侄儿安排进KA渠道,月提成过万;同期入职的大学生负责山区小卖部,半年就累跑了三辆摩托车,收入还不及侄儿一半。失衡的种子就此埋下。


容人的修行:磨平心中的棱角


"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这话每个老板都会说,真做起来却是难关。赵老板最近辞退了管库房的老李,起因是两箱临期牛奶没及时处理。旁人劝他:"老李记性是不好,可他装卸货能顶两个小工。"赵老板却过不去心里那道坎:"连保质期都记不住,留着添乱吗?"


这种"容不下"往往藏在细节里:财务总监忍受不了业务员贴错发票,销售经理看不惯仓管浑身灰土。当办公室的空调吹着白衬衫,仓库的汗味就成了原罪。有家商超供应商做过实验:让管培生轮岗三个月后再定岗,离职率降了四成。原来容忍的前提,是真正走进对方的世界。

心锁的钥匙:照见彼此的镜子


那个流传甚广的乞丐故事,恰如快消行业的现实隐喻:小伙以为在施舍乞丐,乞丐却认定小伙拿他的钱养家。如同仓库里常见的一幕——搬货工嘀咕"老板靠我们发财",老板叹息"没我他们早失业了"。


解开困局的钥匙藏在城东胡老板的实践里。今年春节他给每个员工家里寄了盒年糕,附上业绩清单:"王强负责的朝阳片区,去年增收18万,约占全年利润12%。"有家属来电感谢:"终于知道孩子天天早出晚归忙啥了。"


更触动的是月度"照镜子"会:把客户投诉截图、超市罚款单、破损货品照片投影出来,不追责只探讨:"这张货架陈列照,业务员觉得符合标准吗?配送员认为能避免剐蹭吗?"当仓库大姐说出"牛奶箱掉角是因为托盘老化",采购经理当场红了脸。


快消经销商的团队困局,从来不是靠高薪或温情就能化解。在行业利润薄如纸的当下,或许真谛在于:既要做照亮员工价值的明镜,更需成为包容缺点的海绵。毕竟人不是货,标不了条码,定不了效期,唯有用理解做粘合剂,方能让团队真正"不脱销、不断档"。

赞赏一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系统'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发现行业好内容
{{ comments.length > 0 ? comments.length : 0 }}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