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冲港股!3633 家店霸榜高端茶第一,上半年狂揽 10.63 亿,剑指 1353 亿市场破 2.4% 行业分散困局? 观点
新用户-6799
10
2025-10-13
10 月 12 日,港交所一则披露宣告中国高端茶市场迎来资本大动作 ——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主板上市聆讯,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天风国际联手保荐,这家手握多个 “全国第一” 的茶企正式叩响港股大门。作为 2024 年高端茶叶销售收入全国第一、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全国第一的龙头企业,八马茶业的上市之举备受瞩目:2025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10.63 亿元,净利润 1.20 亿元,门店总数已扩张至 3633 家,覆盖从一线到三线及以下的全层级城市。在 160 万家茶企割据、前五大企业仅占 2.4% 市场份额的高度分散赛道上,八马茶业的资本化之路,被视作破解行业 “小散弱” 困局的关键尝试,更瞄准了 2029 年将达 1353 亿元的高端茶增量市场。
八马茶业的 “霸榜实力” 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构建在全品类优势与品牌沉淀之上。按 2024 年销售收入计,公司不仅稳坐高端茶头把交椅,更在乌龙茶、红茶市场双双夺冠,其中铁观音销售收入连续 10 余年全国第一,武夷岩茶连续 5 年第一,红茶连续 4 年第一,几乎垄断了主流茶品类的头部市场。这种全品类覆盖能力背后,是其清晰的品牌矩阵布局:核心品牌 “八马” 作为中国驰名商标覆盖全品类基础需求,“信记号” 以中华老字号身份专攻高端年份普洱茶,“万山红” 则精准对接年轻及女性消费者的多元化口味需求,形成了 “大众 + 高端 + 细分” 的全人群覆盖。生产端的技术壁垒更强化了优势,安溪、武夷山两大生产基地配备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其中安溪基地的第六代生产线斩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武夷山基地的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实现武夷岩茶数字化加工,从源头保障了品质稳定性,这也是其净利润率能从 2022 年的 9.1% 稳步提升至 2024 年 10.5% 的核心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资本早已嗅到其潜力,2024 年 9 月新希望旗下昇望基金曾斥资 6900 万元完成 Pre-IPO 轮融资,持有 3% 股权,为其上市之路注入强心剂。
渠道的深度与广度,是八马茶业能在分散市场中突围的另一张王牌。从 2022 年初的 2613 家门店,到如今的 3633 家,短短三年多时间门店数量增长超千余家,其中加盟门店达 3341 家,成为渠道扩张的核心动力。更关键的是其精准的渠道分层策略:396 家一线城市门店打造品牌标杆,755 家新一线城市门店承接消费升级需求,1039 家二线城市门店巩固中坚市场,1443 家三线及其他城市门店下沉渗透,形成了无死角的市场覆盖网络。这种 “全渠道 + 全层级” 的布局,恰好契合了高端茶市场的发展趋势 —— 随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提升,线下高端茶叶市场预计 2029 年将增至 1287 亿元,2024-2029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5.7%,而八马的门店网络正是捕捉这一增长的最佳载体。尽管 2025 年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的 11.10 亿元微降至 10.63 亿元,净利润从 1.46 亿元降至 1.20 亿元,但这更像是渠道扩张期的短期调整,并未动摇其整体增长根基。
八马茶业的上市,本质上是对中国茶叶市场 “大行业、小公司” 格局的一次挑战。截至 2024 年末,国内茶企数量超 160 万家,但按销售收入计,前五大企业总份额仅 2.4%,合计约 82.02 亿元,行业分散程度远超多数消费品赛道。而高端茶市场虽增速稳健,2020-2024 年复合增长率 3.7%,预计 2024-2029 年升至 5.6%,但头部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仍极低,八马茶业的高端茶市场份额从 2020 年的 1.1% 提升至 2024 年的 1.7%,已算是领跑者中的佼佼者。这种分散格局既给了八马机会,也带来了挑战:机会在于头部企业可通过品牌化、规模化、数字化实现份额快速提升,挑战则在于如何打破消费者 “重品类轻品牌” 的传统认知。此次上市募资的用途,恰好精准对准了这些痛点:资金将用于扩建生产基地、提升品牌价值与产品组合、扩张直营旗舰店、强化数字化运营,还计划通过收购整合行业资源,每一步都在夯实规模化优势,试图用资本力量加速行业集中。
从行业影响来看,八马茶业的港股上市或将成为中国茶企规模化发展的 “分水岭”。在此之前,茶行业虽有众多区域性品牌,但缺乏真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上市公司,导致行业标准化、品牌化进程缓慢。八马茶业凭借 3633 家门店的渠道基础、两大智能化生产基地的供应链支撑、多品牌矩阵的市场适配能力,以及 IPO 带来的资本助力,有望率先突破 “2.4%” 的行业集中瓶颈。其 IPO 前的投资者阵容也显露端倪,天津长峰、静远壹叁等多家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入局,不仅是对其业绩的认可,更是对中国高端茶赛道潜力的看好。当八马茶业用数字化改造传统制茶流程,用连锁模式替代夫妻店经营,用品牌化对抗品类认知,或许能为 160 万家茶企提供一条可复制的升级路径。
对于八马茶业自身而言,通过聆讯只是第一步,未来更要应对增长与盈利的平衡考验。尽管 2024 年净利润已达 2.24 亿元,净利润率提升至 10.5%,但随着门店扩张、生产基地扩建等投入增加,短期盈利压力可能持续。同时,如何在快速扩张中维持高端品牌定位,避免陷入 “规模与品质失衡” 的陷阱,也是其需要警惕的问题。不过,背靠 1353 亿元的高端茶市场蓝海,手握多个品类的龙头地位,再加上资本的助推,八马茶业的港股之旅,不仅承载着自身的资本化梦想,更肩负着改写中国茶叶市场分散格局的使命。当这家 “高端茶第一股” 正式登陆港交所,中国茶行业或许将迎来真正的品牌化时代。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476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2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26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6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1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5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4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6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42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