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天断货、6 样配料!乐事用 “健康重构” 证明:100 亿米果市场值得重做 观点

新用户-6799

20

2025-10-10

当乐事「裸鲜贝」在叮咚买菜首发 10 天便出现上海多站点断货,同时登顶平台 “休闲零食飙升榜” 时,这个仅含 6 样配料的米果新品,不仅印证了自身的市场号召力,更给出了一个清晰答案:100 亿规模的传统米果市场,正等待一场以 “健康” 为核心的价值重构。乐事以 “裸系列” 产品撕开的行业缺口,既暴露了传统米果零食的供给短板,更揭示了健康化转型的巨大商业潜力。

米果类零食作为扎根中国消费者记忆的传统品类,早已形成超百亿的稳固市场。数据显示,中国米果市场规模突破 100 亿元,其中旺旺一家便占据近 60 亿元份额,加上比比赞、米老头等区域品牌及婴幼儿米饼细分市场,构成了庞大的消费基本盘。但这个看似成熟的市场,实则暗藏结构性危机与供给缺口。


传统米果产品的 “老龄化” 问题尤为突出。市面上多数产品仍延续数十年前的配方逻辑:配料表动辄包含二三十种成分,人工色素、防腐剂、香精香料等添加剂屡见不鲜;风味集中于甜腻或单一咸味,依赖味精等增鲜剂提味,既不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健康诉求,也难以满足口味升级需求。这种 “脏配料 + 旧风味” 的产品形态,与清洁标签成为行业不可逆趋势的现状严重脱节 —— 叮咚买菜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平台清洁标签产品销售额达 5 亿元,同比增长 21%,小红书 #配料表干净的零食话题浏览量更是超 7000 万。


市场断层就此形成:一边是消费者对 “可读懂配料” 的零食需求持续飙升,另一边是主流米果品牌在健康化转型上的滞后。婴幼儿米饼赛道虽已出现配料精简的产品(如仅含大米与水果成分的有机米果),但面向大众市场的成人米果领域,清洁标签产品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旺旺作为行业龙头,其核心产品仙贝仍保留较多食品添加剂,区域品牌如比比赞则以 “9.9 元 80 根” 的低价策略主打性价比,健康属性缺失。这一供需错配,为乐事的入场提供了绝佳窗口期。


乐事对米果市场的重做,并非简单贴 “健康标签”,而是通过 “配方减法 + 技术加法 + 场景适配” 的系统创新,解决了传统米果的核心痛点。这种创新逻辑,在「裸鲜贝」身上得到集中体现。


配方减法:用 6 样配料打破认知壁垒。「裸鲜贝」的核心竞争力始于一份极简配料表:仅含东北大米(添加量≥70%)、玉米发酵粉、植物油、烤海苔粉(风味款)、香菇粉(风味款)、盐 6 种成分,明确标注 0 反式脂肪酸、0 蔗糖、无人工着色剂、防腐剂、香精香料。这种 “能读懂的配料表” 直接击中 “成分党” 的核心诉求,与市面同类产品的复杂配方形成鲜明对比。此前推出的鲜焙裸米饼已凭借类似逻辑登顶盒马米饼回购榜,证明精简配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技术加法:破解 “健康与美味不可兼得” 难题。清洁标签零食常陷入 “健康但难吃” 的困境,乐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两者平衡。风味上,摒弃传统味精提鲜,改用玉米发酵粉作为天然鲜味来源,既符合健康标准又富含氨基酸;工艺上采用低温烘焙技术,在保留大米本香与营养的同时,打造酥脆口感,避免高温油炸带来的油腻感,更解决了传统米饼 “吃后口干、掉渣脏手” 的体验短板。小红书用户反馈显示,“海苔味浓郁且无杂味”“大米本香突出” 等评价占比超 60%,印证了技术创新的有效性。


场景适配:从小茶几走向全场景。传统米果多以家庭分享装为主,场景局限于居家休闲。乐事则通过独立小包装(15-20 克 / 袋)重构消费场景,适配办公室下午茶、校园加餐、户外郊游等碎片化需求。叮咚买菜数据显示,「裸鲜贝」购买用户中,30% 用于办公室场景,25% 用于户外场景,场景渗透率远超传统米果。这种场景延伸,直接扩大了产品的消费频次与人群覆盖。


在此基础上,乐事通过梯度产品布局完善健康矩阵:从基础款「鲜焙裸米饼」锚定健康刚需人群,到「牛乳裸米饼」添加新西兰乳粉切入甜味市场,再到「裸鲜贝」填补咸味清洁标签空白,形成了覆盖不同口味偏好的产品组合,进一步巩固了先发优势。


乐事能快速撕开市场缺口,除了产品创新精准,更离不开百事集团背后的资源支撑。这种 “巨头背书 + 本土创新” 的模式,让其健康化改造具备可持续性与规模化能力。


全球健康战略的本土化落地。百事公司在健康零食领域早有积累,其北美 “自然滋味” 系列无添加产品线营收已超 20 亿美元,Simply 系列更在全美推行无人工香料、色素的零食产品。乐事将这套成熟的健康化逻辑引入中国,结合本土米果消费习惯进行调整,降低了创新试错成本。比如针对中国消费者对 “鲜” 的偏好,提出 “鲜焙” 概念,将生产端的新鲜度转化为可感知的产品卖点。


渠道与供应链的天然优势。百事中国食品业务线下营收超 100 亿元,拥有覆盖全国的经销商网络与终端货架资源。「裸鲜贝」首发选择叮咚买菜等即时零售平台,既精准触达对新品敏感的年轻消费者,又能通过 “10 天断货” 的市场反馈快速调整产能;后续借助线下渠道铺开,可迅速实现规模化渗透。供应链端,依托百事全球采购体系,能稳定获取东北优质大米、新西兰乳粉等核心原料,保障产品品质一致性,这是中小品牌难以复制的壁垒。


乐事的成功试水,不仅为自身开辟了新增长曲线(有望成为 10 亿级大单品产品线),更给整个米果行业敲响警钟:健康化重做已不是可选项,而是决定未来市场地位的关键。从零食行业的整体创新趋势看,这种重做逻辑具有普遍适用性。


健康化是零食创新的核心主线。近年零食巨头的增长均离不开健康化布局:卫龙通过魔芋、海带等健康食材打造蔬菜类零食,成为增长核心;盐津铺子聚焦蛋类单一食材开发,实现从 3.19 亿元到 5.8 亿元的规模跃迁。米果作为传统品类,其健康化转型虽滞后,但需求基础更为深厚,一旦突破技术与认知壁垒,有望释放更大增长潜力。


差异化创新需锚定真实需求。乐事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精准抓住了 “清洁标签 + 优质口感 + 多元场景” 的复合需求。反观部分品牌的健康化尝试,因缺乏技术支撑沦为 “伪健康”(如过度添加甜味剂掩盖食材异味),最终被市场淘汰。这提示品牌,健康化必须以技术为支撑,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避免形式主义。


巨头入局将加速行业洗牌。乐事的入场已打破米果市场的沉寂,其凭借品牌力、渠道力与产品力形成的竞争优势,将倒逼旺旺等传统品牌加速转型,同时挤压区域品牌的生存空间。未来,米果市场可能呈现 “健康化分层”:高端市场由乐事等品牌主导,主打清洁标签与品质体验;中端市场是传统品牌转型的主战场;低端市场则由区域品牌维持性价比竞争。


「裸鲜贝」的 10 天断货,本质是健康消费趋势对传统零食市场的一次 “价值校准”。乐事用 34 亿元的米果类产品布局证明,100 亿规模的传统市场并非没有增长空间,只是需要用新的产品逻辑、技术手段与场景认知去重新激活。

对整个行业而言,乐事的实践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传统零食的重做,核心是回归消费者需求本质,用极致的产品力打破认知惯性,用系统的创新能力构建竞争壁垒。当健康从 “可选属性” 变为 “必备属性”,米果市场的二次爆发已箭在弦上,而率先完成健康化重构的品牌,终将占据行业新的价值高地。

赞赏一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系统'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推荐课堂
发现行业好内容
{{ comments.length > 0 ? comments.length : 0 }}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