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经销商如何做好促销与陈列?提升终端动销的核心逻辑全解析 观点
新用户-2616
1
2025-09-25
在快消品市场运营中,陈列质量与促销策略是经销商撬动终端动销的两大核心支点。影响商品终端动销的因素众多,包括品牌力、陈列生动化、位置曝光度、终端促销力、终端销售力、价格等,且这些因素的作用效果会随商品属性、终端类型差异而变化。在互联网对快消行业销售模式的冲击下,终端可售商品大多带有冲动消费或及时消费属性,此时陈列质量成为影响这类商品终端动销的最关键要素之一。
提升陈列质量,要抓住 “陈列标准化程度” 和 “位置曝光度” 两个核心。经销商可通过强制业务员执行标准化陈列,有效提高终端陈列的整体水平;而提高位置曝光度最直接的方式,要么依靠客情直接抢占优质货位,要么由有实力的品牌商或经销商以费用形式锁定优质资源 —— 这类优质货位主要有三类:距离主通道 1 米以内且占据最优货架层的位置;距离终端进出口 1 米以内的区域;距离收银台 1 米以内,且高度在 90 - 120cm 或 60 - 90cm 区间的陈列位。
促销作为企业品牌运营的重要手段,能快速拉升销量、助力新品运营、强化客户维系,其效果的关键取决于方法选择、时间选择、触达渠道选择、频率选择这四个要素。经销商常用的促销方法包括满减、满赠、折扣、特价、捆绑、优惠券、积分等,但不同方法对 “销量提升、新品运营、客户运营” 的作用程度差异明显。比如满减、满赠虽能显著提升短期业绩、推动新品铺开,却存在致命漏洞:业务员为追求短期收益会恶意拼单,车销模式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访单模式因人货分流虽有一定制约,但作用有限,长期来看这类促销反而会造成经销商利润的流失。
促销时间的选择是促销成败的关键,市场需求变化是触发促销行为的核心因素,因此促销时间多聚焦于特殊日期。一方面,促销需要合理的发起理由,无中生有的促销会引发市场对价格体系的疑虑,长期执行还会损害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另一方面,特殊日期会带来人口数量、消费欲望的波动,以非一线城市为例,寒假、元旦、春节、清明等不同节日,对应的市场需求变化程度和适合促销的品类都各有不同。
触达渠道的选择直接影响促销信息的传播效率,触达率(参与促销的终端数 / 终端总数)能有效反映促销信息传递到终端的比例,对新品而言,触达率更能体现品牌运营的落地能力,以及促销方法与时间选择的适配程度。由于经销商线下营销动作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低于线上,因此提高促销触达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开展线上传播,常用的线上平台有两类:一类是电商平台,既可以选择零售通、易久批等公共电商平台,也可自建电商平台 —— 公共平台无需投入渠道开拓成本,能快速实现促销触达率最大化,但可能牺牲经销商未来的市场话语权;自建平台的利弊则与之相反。另一类是微信平台,利用微信群传播促销信息,能较好规避电商平台或自有平台的部分问题,但会牺牲一定的客户体验,且微信群数量多、管理难度大,需要经销商做好运营管理。
促销频率并非越高越好,过于频繁的促销会扰乱市场价格体系、降低品牌层次。选择合适的促销频率,需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可借助的促销日期,不算非主流节日和终端自身特殊日期,每年主要节假日有 25 个,每月平均超过 2 个,其中市场变化程度为 “高” 的有春节、国庆、“618”、“双 11” 4 个,“中” 的有寒假、元旦、清明等 8 个,若将这些 “中高” 变化程度的节日都纳入促销,终端客户会形成 “每月都有促销” 的认知;二是经销商的终端拜访周期,大部分经销商平均终端拜访周期在 10 天左右,而拜访周期长短由商品动销周期、业务员终端覆盖数量、管理强度等因素决定。促销要遵循 “不能让终端觉得始终有促销” 的原则,否则会失去促销的原本意义,因此对于动销慢、业务员少的经销商,促销间隔至少应达到访单周期的 2 倍(约 30 天),甚至需要更长时间。
基于此,经销商可采用 “4 + X” 的促销策略:“4” 指春节、国庆、“618”、“双 11” 这四个节点,开展此类促销的核心目的是 “防守”,避免线上电商抢占过多市场份额;“X” 则是市场变化程度为 “中” 的 8 个日期,具体选择哪些日期,可根据经销商的决策偏好以及商品受众人群的差异来确定,像清明、劳动节、端午节等节点,都对应着不同的主推品类方向。
综上,快消经销商要实现终端动销的持续提升,需在 “陈列端” 通过标准化与优质货位抢占筑牢基础,在 “促销端” 围绕方法、时间、渠道、频率四大要素精准施策,才能让陈列与促销形成合力,真正撬动市场。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391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9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22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1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75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0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99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2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98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