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9959
9
2025-10-16
近 3-4 年,六必居接连推出现象级产品:与盐津铺子合作的 “大魔王麻酱素毛肚” 月销过亿;在七鲜美食 MALL 首发的 “二八酱奶茶” 成哈尔滨网红;“黑蒜冰淇淋” 靠自来水传播走向全国;和一米八盐中甜共创的 “益生菌小叶酸菜” 上架电商后销量攀升。谁能想到,这些爆款背后的品牌,再过 11 年就满 600 岁了。如今,这家中华老字号正用 “超级产品” 重新定义自己 —— 在六必居看来,超级产品要能代表品牌核心优势、覆盖广泛销售区域,还得有可观销量。
“大魔王麻酱素毛肚” 是六必居产品共创的里程碑。2023 年,盐津铺子将 “毛肚蘸麻酱” 做成零食,月销破百万,2024 年初为升级口味,找到麻酱领域第一的六必居合作。从意向到落地仅用三个月,效率让盐津铺子惊叹,但双方很快面临新问题:生产销售在盐津铺子,六必居如何赋能?经多次论证,他们确定 “产品共创” 模式 —— 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 “六必居麻酱味”“麻酱只用六必居”,并写入合同。这款产品不仅在北京成为销冠,更成了双方共赢的样板,也让六必居成了食品饮料领域 “产品共创” 模式的重要引领者。
六必居的超级产品战略,早在 4 年前就埋下种子。2021 年之前,它还是 “离京伴手礼三件套” 里的酱菜园,酱菜虽有名,却难被外埠消费者接受。俞江富曾给南方家人寄产品,酱菜常被婉拒,唯独芝麻酱受欢迎。这让他意识到,芝麻酱或许是打开全国市场的钥匙,“二八酱” 的研发就此提上日程。二八酱本是芝麻花生 2:8 配比的散装酱料,只在菜市场小范围流通。俞江富看到其中机会:“二八酱的比例自带话题感,把散装做成标品,正是六必居的优势。” 很快,精选辽宁花生、湖北芝麻,经 “8 环 9 关 66 筛” 制成的六必居二八酱诞生,还与盒马达成合作。三个月后,联名二八酱高调上市,不仅销量可观,更让市场对六必居的认知从 “酱菜有名” 变成 “酱料出众”。这款产品连续 5 年快速增长,2022-2024 年蝉联全国销量第一,也为六必居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二八酱的成功,俞江富更加确定:单纯的品牌时代已过,未来是超级产品的战场。为提升爆品率,六必居搭建了完整流程:市场端靠产品经理体系捕捉需求,研发端联合科研院校补强能力,工厂端保障生产实力。在此战略下,超级产品不断涌现:2021 年自营门店推出黑芝麻冰淇淋,引官方媒体和消费者打卡;2023 年合作茶太良品、三元梅园推出二八酱奶茶、酸奶昔;2025 年在哈尔滨七鲜美食 MALL 开创新店,二八酱冰淇淋、黑蒜冰淇淋成爆款;酱菜领域也有突破,与一米八盐中甜合作的益生菌酸菜,用三种益生菌发酵、无亚硝酸盐,契合健康消费趋势,已获渠道和消费者认可。
六必居的有条不紊,背后是艰难的改革。2021 年疫情期间,它启动组织战略重塑:前端销售端,针对商超渠道亏损问题调整策略,实现经营质量提升;费用率控制后,资金被投入新零售,线上主流渠道全覆盖,且坚持电商主力渠道自营,2020 年至今电商销售额翻 3 倍,占比近 20%。生产端以怀柔工厂为试点,梳理组织、激活活力,工厂连续三年经营质量提升,出品率、人均产量等指标持续优化。更关键的是 “机制松绑”—— 改革薪酬绩效,让业绩与收入强挂钩,团队积极性大幅提升,部门协同也更顺畅。
作为老字号,六必居始终 “守正出奇”。“守正” 守的是 “三个心”:初心是代代相传的 “六必工艺”,匠心体现在 15 代传承的技艺和保留至今的传统手工厂区,诚心是百年经商文化。就像 “滚坛糖蒜”,选用山东兰陵地理标志大蒜,经百日人工滚坛制成,因原料工艺苛求,每年限量售卖。而 “出奇” 并非颠覆传统,而是在守正基础上创新,比如基于酱料工艺开发奶茶、冰淇淋,围绕酱菜推出益生菌产品。俞江富说:“创新是创造性的升级延续,要符合时代需求。”
如今,六必居已进入新一轮五年规划:开店方面,借鉴稻香村 0 号店经验,在更多城市落地差异化门店;区域拓展上,从地级市下沉到县级市,先 “插旗” 再根据反馈升级产品;产品培养上,聚焦优势品类,稳步提升铺市率;团队建设上,储备年轻营销人才;产线更新上,推动机械化、自动化降低成本。俞江富的目标很明确:到 2036 年六必居 600 周年时,让消费者觉得品牌 “放心又创新”,让员工既能提高收入,又能收获精神愉悦,把这家老字号打造成与时代同频的现代化企业。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