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俄业务彻底 “改头换面”!剥离后更名 “Logika Moloka”,3 年阵痛终迎本地化终局

新用户-6799

8

2025-10-11

日前,俄罗斯大型乳制品和婴儿食品生产商 H&N 正式宣布全面品牌重塑,将公司名称变更为 “Logika Moloka”(直译为 “牛奶逻辑”),这一动作标志着曾隶属于达能的俄罗斯业务,历经三年剥离与重组,终于迈入本地化运营的最终阶段。从 2022 年达能启动业务剥离,到 2024 年完成资产出售并确认 12 亿欧元亏损,再到如今彻底抹去外资品牌痕迹,这场横跨三年的商业调整,不仅改写了俄罗斯乳制品市场的竞争格局,更成为跨国企业在地缘政治变局中战略取舍的典型样本。

达能退出俄罗斯市场的决策,始于 2022 年的地缘政治风波,但其背后更藏着优化资产组合的深层考量。2022 年 10 月,达能正式宣布启动俄罗斯 “核心乳制品与植物基业务”(EDP)的剥离流程,当时该业务占集团前九个月净销售额的 5%,却对整体增长和利润率产生稀释效应。2023 年 7 月,俄罗斯政府将达能俄业务纳入临时国家管理,任命车臣前官员雅克布・扎克里耶夫为负责人,达能随之失去管理权并将其从财务报表中剥离。2024 年 5 月,交易最终完成,达能以 177 亿卢布(约合 1.915 亿美元)的价格将业务出售给俄罗斯本土企业 Vamin R,这一价格较市场估值折价 56%,最终导致达能确认 12 亿欧元的巨额亏损。对于达能 CEO 盛睿安而言,这是其 “Renew Danone” 战略的必然选择 —— 剥离低增长、高风险的非核心资产,聚焦酸奶、婴幼儿营养等核心业务。


此次更名为 “Logika Moloka”,绝非简单的品牌换标,而是对俄罗斯本土市场的深度贴合与身份重构。“牛奶逻辑” 这一名称直白传递出 “以乳制品本质为核心” 的品牌主张,精准契合俄罗斯消费者对本土奶源与传统工艺的信任偏好。这已是达能俄业务的第三次身份迭代:2023 年 9 月,达能贸易公司率先更名为 H&N(Health and Nutrition),试图保留健康属性的同时弱化外资标签;如今升级为 “Logika Moloka”,则彻底斩断了与达能的品牌关联。新品牌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前车臣官员鲁斯兰・阿里苏尔坦诺夫,他通过旗下企业持有 100% 股权,这种本土化的股权结构与品牌定位,被业内解读为 “彻底融入俄罗斯市场的最后一步”。更值得关注的是,达能已彻底丧失重返可能 —— 由于资产控制权完全转移,即便俄罗斯市场政策松动,其也无法行使回购权利,这意味着 “Logika Moloka” 将作为独立本土品牌参与竞争。


品牌重塑的同时,Logika Moloka 正依托达能留下的资产基础加速本地化运营。达能在俄罗斯曾拥有完善的生产布局,2022 年其俄罗斯业务营收达 929 亿卢布,核心产品涵盖鲜乳制品与婴儿食品,在当地市场拥有稳定的渠道网络。如今 Logika Moloka 不仅完整承接了这些产能与渠道,还在供应链端强化本土绑定:与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沿岸的牧场签订长期奶源协议,将进口原料占比从原来的 30% 降至 15% 以下,既降低了国际供应链波动风险,又迎合了俄罗斯 “国产替代” 的市场趋势。在产品端,其保留了达能时代的经典配方,但推出了 “传统发酵乳”“乡村奶酪” 等更具俄本土特色的衍生产品,上市首月便实现终端铺货率 90% 的成绩,延续了原达能业务的市场基础。


达能的退出与 Logika Moloka 的崛起,折射出俄罗斯乳制品市场的格局重塑。在达能剥离业务前,俄罗斯乳制品市场由达能、雀巢等外资品牌与本土巨头 Wimm-Bill-Dann 分庭抗礼,外资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中高端市场。随着达能、雀巢等相继退出,本土品牌迎来扩张机遇:Logika Moloka 凭借原达能的产能与渠道优势,快速填补中高端市场空白;本土龙头则加速下沉,形成 “本土品牌主导” 的新格局。数据显示,2024 年俄罗斯本土乳制品品牌市场份额已从 2022 年的 62% 升至 78%,Logika Moloka 单品牌贡献了其中 5 个百分点的增长,成为市场重构中的最大赢家之一。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市场竞争逻辑,更推动俄罗斯乳制品产业链的自主化升级,从奶源到加工的本土协同效率显著提升。


从全球视角看,Logika Moloka 的诞生,是达能全球资产重构战略的一个缩影。在剥离俄罗斯业务的同时,达能还出售了美国有机乳品品牌 Horizon Organic 和 Wallaby,退出巴西瓶装水业务,并加码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市场,投资 600 万欧元扩建当地工厂以提升产能翻倍。这些动作共同指向盛睿安的 “资产轮换” 目标 —— 剥离约 10% 的非核心业务,聚焦酸奶、矿泉水、婴幼儿营养等高增长领域,推动集团有机销售增速回升至 3%-5%。对于 Logika Moloka 而言,摆脱外资标签后虽获得本土市场认同,但仍面临挑战:如何在保留原品质的同时控制成本,如何应对其他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将决定其能否延续达能时代的市场地位。

这场从 “达能” 到 “Logika Moloka” 的蜕变,本质上是地缘政治与企业战略碰撞下的必然结果。达能用 12 亿欧元的代价完成了风险切割与战略聚焦,而俄罗斯乳制品市场则通过本土承接实现了产业延续。随着 “牛奶逻辑” 的品牌旗帜正式升起,达能留在俄罗斯的资产终于完成了 “身份转换”,而这场跨国企业的退出与本土品牌的接棒,也为全球消费行业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样本。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