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11.5元透明可乐遭疯抢,比普通可乐贵3倍却一车车买,背后藏着百年“透明内卷”史 观点
新用户-6799
35
2025-11-14
11.5元买一瓶“矿泉水”?不,是胖东来货架上被抢疯的透明可乐!最近河南胖东来超市的一款特殊饮品彻底引爆小红书,550ml装的无糖透明可乐售价11.5元,比经典款或普通无糖可乐贵出近三倍,却仍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有网友晒出实拍图,有人推着购物车在货架前疯狂扫货,整箱整箱地往车里装,走近才发现所谓的“水”全是这款透明可乐。评论区里争议与好奇并存,有人调侃“这不是换了包装的雪碧吗?”,也有尝过的消费者直言“味道和无糖可乐一模一样,就是颜色变透明了”。但显然价格和味道都不是焦点,“透明”这个打破认知的关键词,让这款可乐从普通饮品变成了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也掀开了食品饮料行业“透明内卷”的冰山一角。

其实透明可乐并非新鲜事物,它的“重生”史堪称一部充满尝试与博弈的行业创新录。最早的透明可乐可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苏联禁售可乐,为满足可乐忠实爱好者——苏联将领朱可夫的需求,美国总统杜鲁门授意可口可乐欧洲负责人,用化学制剂去除可乐中的人工色素,将其变成如伏特加般的无色液体,装在印着红色五角星的瓶子里专供,不过这只是小规模定制产品。真正让透明可乐走向大众的是1992年百事推出的Crystal Pepsi(水晶可乐),当时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百事去掉配方中的焦糖色,用高果糖玉米糖浆替代,打造出低热量的透明可乐。初期表现相当亮眼,超级碗广告后短短几个月就卖出4.74亿美元,占据1%的碳酸水市场份额,接近百事预期的2%目标。但好景不长,消费者吐槽其“淡而无味”,加上可口可乐的策略性狙击——推出定位模糊的Tab Clear透明可乐,将其与旗下衰落的减肥饮料品牌Tab绑定,放在水晶可乐旁边误导消费者,最终1994年两款透明可乐双双退市,水晶可乐还被《时代杂志》评为“史上最大失败产品之一”,被收入“失败博物馆”。不过猎奇与怀旧心理让它从未消失,百事近年来多次推出限量复刻版,二级市场价格攀升仍有人追捧。
如今胖东来在售的透明可乐,正是泰国三得利百事可乐公司的最新力作,这家由日本三得利与美国百事合资的企业,2017年成立后就专注亚洲市场创新,今年9月其官方YouTube账号发布Pepsi Clear广告片,用“Be Real(真实)”到“Be Clear(透明)”的字幕转换,传递“更纯粹、更透明”的升级理念。广告中大量气泡特写、蓝白干净配色和快节奏电子音效,反复强化“清爽”感官体验,最终落点在“清爽起泡,真正可乐香”的宣传语上。泰国三得利百事可乐副总裁Laddawan Lertwasin也在社交平台强调:“这是可乐创新的突破,晶莹剔透的外观下,保留了零糖可乐的大胆清新味道,重新想象可乐的可能。”胖东来销售的这款产品原产地为泰国,瓶身贴有中文翻译标签,保质期约半年,正是靠着“经典味道+透明外观”的反差感,加上胖东来的渠道背书,才引发抢购热潮。而百事的老对手可口可乐也没掉队,2016年至2022年多次限时复刻透明可乐,2018年还在日本推出柠檬口味Coca-Cola Clear,墨西哥、日本等市场也有专属透明可乐产品,两大巨头的“透明博弈”从未停止。
透明化早已不是可乐的专属游戏,整个食品饮料行业都在掀起“透明革命”。三得利堪称“透明创新先锋”,不仅有透明可乐,还推出过透明奶茶和透明柠檬红茶——透明奶茶含牛奶和阿萨姆茶叶成分,通过色素萃取技术去除色素保留香味,用日本奥大山天然水调配;透明柠檬红茶则用“水蒸气冷凝法”,让水蒸气吸取红茶香气和味道后冷凝成清澈液体,消费者评价“看似白水,喝着有红茶柠檬香”,虽有反馈味道偏淡,但话题度拉满。日本更是将透明化玩出花样:熊本县调味料商FUNDODAI推出透明酱油,经特殊精制技术去色,不破坏食材颜色也不脏衣服,夏季使用还能带来凉爽感;2023年夏季其直销店推出的透明薯片,用土豆淀粉加土豆泥制成,烤箱烘烤后油炸,口感如糯米纸,土豆香慢慢扩散;全家、罗森等便利店的夏季限定透明布丁,实际是布丁味透明果冻,不含牛奶鸡蛋,可搭配透明焦糖酱,连续两年热销。此外英国有透明咖啡,通过色素萃取去色(略带淡棕黄);国内品牌“一颗大”受其启发,推出番茄营养水,通过精准剔除果肉纤维实现透明,推出番茄水、番茄蜂蜜水等三款产品。从饮品到调味料再到零食,透明化覆盖的品类越来越广。

这场“透明内卷”的背后,是品牌对消费者心理和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最核心的驱动力是消费者对“纯净无负担”的追求——透明外观天然关联“水”的符号,传递出清爽、低卡、无添加的心理暗示,即便实际需要通过色素萃取等技术实现,仍能让消费者产生“配料更干净”的信任感。场景需求也不可或缺,三得利发言人曾表示,透明饮料能回应“公共场合饮用甜食的抵制趋势”,毕竟像水一样的外观,让办公、商务等场景饮用更自然。更重要的是,透明化自带“反差噱头”,可乐的黑棕色、咖啡的深棕色、酱油的黑色都是消费者的固有认知,当这些产品突然变透明,巨大的视觉反差会激发猎奇心理,尤其在日本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噱头产品能快速吸引注意力。胖东来透明可乐的走红,正是集齐了“巨头创新+渠道加持+猎奇心理”三大要素,11.5元的高价本质是为“透明体验”付费。虽然历史上有透明可乐失败的案例,但如今消费者健康意识升级、对创新容忍度提高,加上技术更成熟能保留经典味道,透明化或许会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方向。正如泰国百事广告传递的“Be Clear”,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食品饮料撕掉“固有颜色标签”,以透明姿态亮相货架,而胖东来的这场抢购潮,只是这场革命的一个缩影。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883
3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42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48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490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44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90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43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45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460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