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梅冲击港股!更新招股书拟主板上市,上半年营收9.59亿净利1.06亿,募资狂扩产能剑指全球! 观点
新用户-8682
21
2025-10-31
梅类零食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港交所昨日披露的最新信息显示,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信证券与国元国际携手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意味着“国民零食”溜溜梅正式启动港股上市进程,有望成为“梅类零食第一股”。招股书披露的核心业绩数据尽显企业实力: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9.59亿元,净利润达1.06亿元,在零食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营收稳健、盈利扎实”的成绩单。此次IPO不仅是溜溜果园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折射出中国细分零食赛道龙头企业向资本市场冲刺的决心,其募资用途背后的战略布局更让行业看到梅类零食走向全球的野心。

上半年9.59亿元营收与1.06亿元净利润的业绩表现,看似简洁却暗藏溜溜果园深耕梅类零食赛道的深厚积淀,产品矩阵与渠道布局形成双重支撑。作为国内梅类零食的绝对龙头,溜溜果园凭借“溜溜梅”核心品牌占据细分市场主导地位,招股书虽未直接披露市场份额,但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其在国内包装梅类零食市场的占比超30%,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从产品端看,“全品类梅零食+创新衍生品”的矩阵已然成型:经典梅干系列(原味青梅、话梅、乌梅等)作为基本盘,上半年贡献营收超5亿元,占比达52%,凭借稳定的口感与国民认知度保持5%的同比增长;创新品类梅冻系列表现更为亮眼,以“健康、Q弹、低卡”为卖点,上半年营收达2.8亿元,同比增长12%,成为第二大营收来源;此外,梅类配料、果干等衍生产品贡献剩余营收,形成“经典款稳盘、创新款拉增长”的产品格局。渠道端的“全渠道渗透”策略成效显著,线下依托超1000家经销商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的商超、便利店、校园及餐饮渠道,线下营收占比达75%;线上通过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实现精准营销,上半年线上营收达2.4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抖音直播带货单场最高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渠道结构的多元化让业绩增长更具韧性。
此次IPO的募资用途堪称溜溜果园的“未来增长蓝图”,四大方向精准指向“产能、品牌、研发、运营”的全链路升级,每一笔资金都承载着清晰的战略意图。最核心的投入是产能扩张,计划将募集资金的主要部分用于未来三年扩大梅干零食、梅冻及产品配料的产能——当前溜溜果园已在安徽芜湖、福建诏安等地布局生产基地,但随着梅冻等创新品类的快速增长,现有产能利用率已达85%,产能瓶颈逐渐显现,此次扩产将新增梅干年产能1万吨、梅冻年产能1.5万吨,投产后预计可带动年营收新增5亿元,进一步巩固规模优势。品牌与市场拓展是第二大投入方向,计划来年将资金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网络及开拓国际市场:国内将加大年轻消费群体的营销力度,通过综艺冠名、短视频内容营销等方式强化“年轻化”标签;国际市场则聚焦东南亚、东亚等梅类消费基础较好的区域,计划通过当地经销商进入越南、泰国、日本等市场,弥补此前海外营收占比不足2%的短板。研发投入与运营资金的补充则为长期发展筑牢根基,计划招聘20-30名研发人员推进新品研发,重点布局功能性梅零食(如添加益生菌的梅干、低糖梅冻)与地域特色梅制品,同时补充运营资金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能力。
溜溜梅此时冲击港股,恰逢中国零食行业“细分赛道崛起+消费升级”的双重机遇期,行业基本面为上市后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从行业趋势看,国内零食市场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升级”,2025年上半年国内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达6800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健康化、功能化、场景化的细分品类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梅类零食作为天然健康的代表,年增速达8%,高于零食行业整体增速。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梅类零食的需求已从“解馋”转向“健康、美味、便捷”,溜溜果园的梅冻系列、低糖梅干等产品恰好契合这一趋势,此次募资扩产与研发投入正是对消费趋势的精准响应。从竞争格局看,梅类零食赛道虽有部分区域品牌(如“同享”“佳宝”)参与竞争,但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缺乏全国性品牌影响力,溜溜果园凭借品牌、产能、渠道的综合优势,形成了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此外,国内零食企业资本化进程加速,此前“三只松鼠”“盐津铺子”等企业的上市为资本市场提供了零食行业的估值参考,溜溜梅作为细分赛道龙头,其独特的品类属性与稳定的盈利能力有望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此次上市不仅是溜溜果园的“成人礼”,更将为中国梅类零食行业的规范化、国际化发展树立标杆,未来增长逻辑清晰但也需应对潜在挑战。从机遇来看,随着产能扩张与国际市场开拓,溜溜果园有望从“国内龙头”成长为“全球梅类零食领军者”,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当地不仅有食用梅类的传统习惯,且劳动力成本较低,未来有望成为海外产能布局的落脚点;研发投入的加大将推动产品向“高端化、功能化”转型,比如针对健身人群推出高蛋白梅干、针对儿童推出无添加梅冻,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从挑战来看,原材料价格波动是首要风险——青梅作为核心原料,其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2024年因南方洪涝灾害导致青梅收购价上涨15%,虽通过长期协议采购对冲了部分风险,但仍需通过供应链整合进一步降低成本;国际市场开拓则面临文化差异与当地品牌竞争的考验,如何将“溜溜梅”的国民认知转化为国际品牌影响力,是需要长期攻克的课题。总体而言,溜溜梅凭借扎实的业绩基础、清晰的战略布局与细分赛道的龙头地位,此次冲击港股成功概率较高,而上市后获得的资本加持,将助力其突破增长瓶颈,从“国民零食”走向“全球品牌”,为中国零食行业的细分赛道突围提供可复制的“溜溜梅样本”。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667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2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37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87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4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4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7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67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62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