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25年首换品牌形象!logo砍掉经典地球,黄绿蓝新配色藏着千亿多元野心 观点
新用户-7727
9
2025-10-30
饮料巨头百事迎来世纪级变革!10月28日,百事公司在官网及LinkedIn、TikTok等全球社交平台同步官宣全新企业品牌形象,这是自2001年以来近25年间的首次重大更新,标志着这家成立60年的公司正式开启“去可乐化”战略转型。新版形象已全面登陆官方渠道,官网以黄、蓝、绿为主色调,底部滚动的“Food. Drinks. Smiles.(食品、饮料、微笑)”新口号格外醒目。从视觉上看,最颠覆性的变化莫过于陪伴消费者多年的经典“地球图案”被彻底移除,曾经的红白蓝配色换成黄绿蓝组合,这背后是百事从“以可乐为核心”到“食品饮料全矩阵”的野心暴露——数据显示,百事旗下拥有500多个品牌,但仅21%的消费者能说出除百事可乐外的其他品牌,这次形象更新正是要打破“只认可乐”的认知困局。

百事60年的品牌形象变迁,每一步都刻着时代的战略烙印。1965年,百事可乐公司与菲多利公司合并成立百事公司,彼时核心品牌是百事可乐和乐事,首版logo直接沿用百事可乐标志性的红白蓝“地球图案”,仅将文字从“Pepsi”改为“PepsiCo”,清晰传递“可乐+零食”的初始定位。1985年首次换标时,百事业务已覆盖近150个国家,全球化布局提速,新版logo将“PepsiCo”文字放大为视觉中心,弱化地球图案但保留红白蓝配色,凸显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维系可乐基因。2001年第三次换标恰逢收购桂格燕麦和佳得乐,彩色地球图案替代经典配色,象征品牌矩阵多元化与全球化扩张。而2025年的新版形象堪称“推倒重来”,不仅砍掉地球图案,连字体都从大写改为小写,用更亲和的视觉语言宣告:百事早已不是“可乐公司”,而是覆盖食品、饮料全品类的综合巨头。
新版logo的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战略密码,黄绿蓝三色与“微笑”符号成为解读核心。百事官方解析,左侧黄色板块代表“食物/谷物”,寓意培育食材的土壤,直指乐事、桂格等食品业务;右上蓝色对应“饮品/水”,关联百事可乐、佳得乐等核心品类;右下绿色则代表可持续战略“pep+”,彰显对环保与社会责任的承诺。更巧妙的是字母“P”下方的深绿色曲线,被设计成“微笑”符号,国际食品业务首席增长官Jane Wakely直言:“微笑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将其置于核心,就是要凸显‘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增长动力。”所有元素拼接后自然形成白色字母“P”,既保留百事(Pepsi)与百事公司(PepsiCo)的核心辨识度,又暗喻“多元业务融合才能成就完整的百事”。新口号“Food. Drinks. Smiles.”则直白传递使命——让全品类产品都能为消费者带来愉悦,彻底跳出“可乐专属”的认知框架。
25年磨一剑的换标,本质是百事破解“认知单一”困局的战略突围。董事长兼CEO龙嘉德在领英表态,新版形象精准诠释了2025年的百事定位:“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食品饮料综合品牌,以高品质原料提供功能性价值”,未来将“以消费者为中心,聚焦创新,定制全球市场策略”。这一战略并非空穴来风,数据痛点早已凸显:尽管百事旗下有乐事、奇多、佳得乐、桂格等众多王牌,但仅21%的消费者能说出除可乐外的品牌,严重制约非饮料业务的增长潜力。换标正是要通过视觉重塑,让消费者直观感知“百事不止有可乐”。龙嘉德进一步透露,未来将加速创新迭代,让品牌形象与业务布局深度绑定,实现从“饮料巨头”到“食品饮料生态领导者”的转型。

近期密集的业务创新动作,早已为这次品牌更新埋下伏笔,未来战略蓝图清晰可见。10月9日,乐事启动近百年最大规模品牌重塑,包装回归复古风格传递“源自土地”的理念,承诺2025年底美国核心产品全面去除人工香料和色素;同时,奇多、佳得乐等品牌也逐步淘汰人工色素,顺应消费者对天然健康的需求。Q3财报发布时,百事更宣布2026年初加码蛋白质市场,旗下Propel(补水)、Muscle Milk(蛋白质饮料)等品牌将推出多款功能性新品,拓展健康消费赛道。这些动作与新版品牌形象的“食品饮料多元”“可持续”理念高度契合。据规划,新版品牌形象将从2026年1月起陆续登陆全品类包装,分阶段覆盖全球市场。从砍掉经典地球图案到布局全品类健康生态,百事的25年首换标,不仅是一次视觉升级,更是一场关乎千亿市场格局的战略重构——当消费者再看到黄绿蓝的“P”字母时,想到的将是一个覆盖吃喝的完整生态,而非仅仅一瓶可乐。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643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1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360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7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2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3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60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55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346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