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梅港股 IPO 再冲刺:上半年营收 9.6 亿稳坐果类零食头把交椅,梅冻市占率近半壁江山却遭毛利率下滑隐忧! 观点

新用户-6799

11

2025-10-29

据港交所最新披露,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溜溜梅”)于 10 月 28 日正式向港股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作为中国果类零食行业的龙头企业,溜溜梅此次 IPO 备受关注 ——2025 年上半年营收达 9.59 亿元,同比增幅超 25%,稳居行业第一;旗下梅冻产品更以 45.7% 的市场份额垄断天然果冻赛道。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毛利率连续两年下滑、知名资本撤离等隐忧亦浮出水面,这个靠 “你没事吧” 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的零食巨头,正面临上市前的关键考验。


一、财务数据亮眼:营收净利双增长,梅冻成第二增长曲线


从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溜溜梅近年来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2022-2024 年,公司营收从 11.74 亿元增至 16.16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17.4%;净利润从 6840 万元跃升至 1.48 亿元,增幅超 116%。2025 年上半年延续增长态势,营收 9.59 亿元,净利润 1.0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5% 和 76%。


支撑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产品结构升级。传统主力产品梅干零食收入占比从 2022 年的 68.9% 降至 2024 年的 60.3%,而创新产品梅冻收入占比从 19.6% 提升至 25.4%,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凭借 “0 防腐剂、鲜果榨浆” 的差异化卖点,梅冻在 2024 年以 45.7% 的市场份额登顶中国天然果冻行业,远超第二名的个位数占比。此外,西梅产品收入增速最快,2024 年同比增长 43.6%,占比提升至 13.8%。

渠道变革同样功不可没。溜溜梅主动调整渠道策略,直销收入占比从 2022 年的 25.5% 飙升至 2024 年的 59.2%,其中零食专卖店、会员制商店等新兴渠道贡献显著。2024 年第一大客户鸣鸣很忙集团收入占比达 14.1%,带动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跃升至 33.1%。


二、供应链与品牌双壁垒: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把控


溜溜梅的竞争优势源于其深度整合的全产业链体系。在上游,公司在中国八大青梅产区建立 30 多万亩种植基地,通过 “企业 + 基地 + 农户” 模式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价收购,直接带动 5 万农户增收。在西梅原料上,与智利 TOP20 农场达成直供合作,2025 年采购量达 1.5 万吨,确保稳定供应和品质把控。


生产端,溜溜梅斥资建设梅冻科技工厂,引入日本进口生产线实现 “常温保存、冷冻即食” 的技术突破,产品保质期延长至 12 个月而无需防腐剂。智能化生产车间采用 AI 视觉检测、全自动分拣等技术,梅干零食加工效率提升 30%,次品率控制在 0.5% 以内。


品牌层面,溜溜梅通过 “国民代言人 + 场景化营销” 精准触达消费者。从杨幂的 “你没事吧” 洗脑广告,到牵手 00 后偶像团体时代少年团,品牌成功实现年轻化转型。2024 年推出的电解质冰沙梅冻,将传统酸梅汤与运动补能场景结合,上市即登各大电商平台榜单 TOP1,成为现象级爆款。


三、隐忧浮现:毛利率下滑与资本变局


尽管业绩亮眼,溜溜梅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毛利率持续下滑,2024 年毛利率从 2023 年的 40.1% 降至 36.0%,主要受原材料涨价和主动降价策略影响。梅干零食和梅冻单价分别下降 9% 和 27%,尽管销量分别增长 27% 和 82%,但未能完全抵消价格压力。此外,西梅进口成本因全球减产上涨 15%,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资本层面,早期投资方红杉资本已在 2025 年 1 月全额退出,控股股东杨帆家族持股比例增至 89.74%。这一变动虽强化了家族控制权,但也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担忧。


行业竞争亦不容小觑。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全品类零食巨头加速布局果干赛道,而盐津铺子、来伊份等垂类品牌在细分市场持续施压。更严峻的是,溜溜梅研发投入明显不足,2024 年研发人员仅 26 人,占员工总数不足 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四、IPO 募资用途:产能扩张与国际化破局


此次港股 IPO,溜溜梅计划将募资主要用于三大方向:未来三年投资 10 亿元扩建梅干零食、梅冻及配料产能,预计新增年产能 5 万吨;斥资 8 亿元拓展海外市场,重点布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投入 5 亿元建设研发中心,开发梅精软糖、梅茶等功能性新品。


国际化战略已初显成效。2024 年溜溜梅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 40%,在日本便利店渠道市占率突破 3%,成为中国梅类零食出海标杆。针对海外市场,公司推出低糖、低盐的定制化产品,例如在韩国市场热销的 “蜂蜜青梅”,通过 KOL 直播实现月销破百万袋。


五、行业前景:千亿果类零食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果类零食市场规模达 520 亿元,预计 2029 年将增至 78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8.6%。健康化、功能化趋势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富含膳食纤维的西梅产品、低糖低卡的梅冻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然而,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仍是痛点。溜溜梅虽以 4.9% 的市占率位居第一,但前五名企业合计份额不足 15%,区域性品牌仍占据近半市场。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持品牌溢价,成为其上市后必须破解的难题。


溜溜梅此次港股 IPO,既是对其过去二十年深耕梅类零食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开启国际化、多元化战略的新起点。尽管面临毛利率下滑、研发投入不足等隐忧,但其全产业链优势、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变革能力,仍为其在千亿市场中抢占先机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能否在健康零食赛道持续领跑,将考验溜溜梅的创新力与战略执行力。

赞赏一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系统'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推荐课堂
发现行业好内容
{{ comments.length > 0 ? comments.length : 0 }}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