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升装 “工地饮料” 逆袭成打工人 “工位吊瓶”,便宜大碗还能当 “营养液”? 观点

新用户-6799

119

2025-09-21

在瓶装饮料的鄙视链里,1 升装的大容量饮料曾是妥妥的 “底层选手”,被戏称为 “工地饮料”,只和外卖小哥的电驴、工地大叔的汗水绑定,“齁甜、笨重” 是它的标签。可谁能想到,如今这群谈糖色变的白领年轻人,竟把它捧成了 “工位标配”,一口接一口猛灌,硬生生喝出了 “营养液” 的既视感。

打工人爱上 “工地饮料”,最先戳中他们的是 “便宜大碗” 的实在。现在饮料市场要么悄悄涨价,要么偷偷减量,唯有 1 升装的 “工地饮料” 价格稳如泰山,3 块多能拿下 500ml 的小瓶装,加 1 块钱就能喝到 1 升,团购时甚至 2.9 元就能入手,比小瓶装还划算。在消费降级的当下,这种 “加量不加价” 的诚意,让打工人直呼 “被宠到了”。有人吐槽它不健康,可上过班的都懂:咖啡奶茶喝多了心脏突突跳,照样戒不掉,上一天班要是没点甜味、没点气儿撑着,根本熬不过去。更有人玩出了 “健康喝法”:1 升装的茉莉清茶喝一半兑水,秒变 “平替东方树叶”,再兑水又成了 “自制矿泉水”,喝多了利尿,还能借着跑厕所的功夫带薪休息,顺便排掉 “身心毒素”。


曾经被嫌弃包装老土、携带不便的 1 升大瓶子,如今成了工位上的 “定海神针”。打工人把它当作 “无痛补水神器”,靠着这一大瓶,轻松喝够专家建议的每日饮水量。而且在 “养生” 这件事上,年轻人也玩出了新花样:劲凉冰红茶出了加金银花的升级款,喝着像 “液体牛黄解毒片”;1 升装的和其正配料表有菊花、甘草,被调侃 “比凉茶多了点糖,就当喝心理中药”。不同行业的打工人还解锁了专属 “续命款”:医护人员靠大脉动撑过连台手术,年轻教师往保温杯里灌蜜雪冰城,资深老教师直接把大绿茶摆讲台上,嘴上教育学生喝凉白开,自己却嘴硬 “茶多酚养身体”。


在 “提神饮品” 的选择里,“工地饮料” 还成了打工人的 “清醒剂”。比起动辄二十几元、营销 “激发灵感” 的奶茶,4 块钱的 “工地饮料” 用简单的白砂糖直接分泌多巴胺,干活效率没落下,还不用担心喝一肚子植脂末。以前坐进工位要先纠结 “喝拿铁还是美式”“自提还是等红包”,一套流程下来干劲都耗没了;现在楼下小卖部 3.9 元的双萃柠檬茶,拉开冰柜、扫码付款、上楼开工,整套流程干净利索,反而更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就连社交场景里,它也成了 “边界感神器”—— 和同事拼单整箱 “工地饮料”,不用纠结谁请客、谁还人情,不像奶茶局那样容易有心理负担;想婉拒贵价奶茶局时,一句 “今天喝了 1 升甜水,糖分够了”,既体面又不尴尬。

不过,打工人对 “工地饮料” 的爱也带着清醒。他们知道白开水才是真・健康饮品,喝 “工地饮料” 更多是无奈中的选择 —— 生活里可支配的快乐本就不多,哪怕它从 4 块涨到 5 块,也比奶茶便宜太多,算是用最低成本宠自己。就像杭州程序员老刘说的:“奢侈品牌咖啡店四五十一杯喝不起,同事抢 3.9 元咖啡我刷不到红包,至少 1 升装的甜水,永远能让我花小钱尝到点甜。” 甚至连皮肤科医生办公桌上都摆着 1 升脉动,毕竟 “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打工人的快乐,有时候真的就藏在这一大瓶便宜又实在的 “工地饮料” 里。

赞赏一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platformAuthor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推荐课堂
发现行业好内容
{{ comments.length > 0 ? comments.length : 0 }}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