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企业如何突破价格带认知?消费者心智地图的破解之道与成功案例 观点
新用户-2616
4
2025-09-06
在快消品行业,价格带认知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它像一张无形的地图指引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许多企业投入巨资研发新品,却因为忽视消费者价格带认知而功亏一篑。消费者对价格带的认知有两个核心地图:品类价格带地图和品牌价格带地图。受品类价格带现状或品牌价格定位潜移默化的影响,消费者对品类和品牌的价格有一个潜在的认知范围。一个品牌如果没有充分理由或具备引领趋势的企业实力,产品的定价不要跳出(主要是高出)这个认知范围。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但并非不可突破,成功案例如昆仑山和特仑苏证明了这一点。
品类价格带地图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类产品的价格区间认知。以纯牛奶为例,盒装价格长期徘徊在1.8~2.5元,伊利、蒙牛、光明等品牌都在这个价格带运作。十几年来,先后有二三线品牌尝试进入牛奶行业,但很少有品牌敢于突破这个价格底线,因为消费者已经固化地认为纯牛奶品类的合理价格就是1.8~2.5元,定价高出这个范围就很难被接受。这种品类价格带认知的形成是市场长期演变的结果,新品牌或新产品想要突破需要巨大的市场教育和资源投入。同样,在矿泉水市场,消费者原来的价格认知是1~2元,但当昆仑山成功建立5~8元的高端价格带后,消费者逐步建立了对高端水的价格认知,这需要品牌有足够的实力和耐心来改变市场认知。
品牌价格带地图是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价格区间认知。海飞丝作为去屑洗发水的中高端品牌,200ml产品的价格通常在20~25元之间,在消费者认知中,海飞丝品牌的价格带就在这个区间。如果海飞丝新推出的产品定价超过25元/200ml,甚至进入30元以上价格带,消费者就难以接受,因为这与他们心中的品牌价格地图不符。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拉芳洗发水,在消费者认知中就是10元左右/200ml的流通洗发品牌。2006年,拉芳集团试图冲击中高端洗发水市场,推出了定价更高的产品,并投入大量地面推广费用。历经3年多的时间培育和沉淀,这款高价格产品依然没有逃脱夭折的命运,被迫退市,这充分证明了品牌价格带认知的顽固性。
改变价格带认知虽然困难,但并非不可能,这需要时间、实力和正确的策略。品类或品牌价格带认知的建立往往是领导品牌或实力雄厚的公司应该做的事情,中小企业不宜担当这样的重任。特仑苏以高端牛奶的形象成功打破了纯牛奶1.8~2.5元的价格认知,消费者逐步建立了高端牛奶的价格认知,这得益于蒙牛集团强大的品牌力和市场推广能力。同样,昆仑山通过持续的市场教育和品牌建设,成功在矿泉水市场建立了5~8元的高端价格带,改变了消费者对水产品价格的固有认知。这些成功案例表明,突破价格带认知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以及长期投入的决心。
对于快消企业而言,理解和尊重消费者价格带认知是定价策略的基础。企业需要深入研究目标品类的价格带现状和竞争格局,了解消费者对品类的价格预期和对主要品牌的价格认知。在产品定价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和实力,最好不要轻易挑战现有的价格带认知,而是应该在认知范围内寻找差异化机会。如果确实需要突破价格带,企业必须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教育逐步改变消费者认知。同时,企业可以选择与现有认知协同的策略,例如通过子品牌或新品牌来运作不同价格带的产品,避免直接冲击主品牌的价格认知。在快消品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那些能够准确把握和巧妙运用价格带认知的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319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19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45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5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4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8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7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