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企业为何年年做计划却难见增长?城市市场诊断与执行脱节深度解析 观点

新用户-2616

9

2025-09-01

在快消品行业,许多企业每年投入大量精力制定年度市场计划,但最终执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市场诊断与计划执行之间存在严重脱节。正如专业销售指南中所强调的,市场体检是制定有效计划的基础,但许多企业却忽略了这一关键环节。市场体检的本质是通过密集的终端走访和数据复盘,全面评估渠道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这个过程需要像人体体检一样系统化和专业化,只有基于真实的市场洞察,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然而现实中,许多企业的市场体检流于形式,要么覆盖范围不足,要么分析深度不够,导致后续计划缺乏针对性,自然难以带来预期增长。

DDPP结构性分析工具为市场诊断提供了科学框架,但许多企业未能有效运用。这个工具包含描述(Describe)、诊断(Diagnose)、预测(Predict)和规范(Prescribe)四个步骤,要求团队先客观描述市场现状,再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然后预测发展趋势,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许多销售团队往往跳过前两个步骤,直接进入方案制定阶段,导致计划脱离市场实际。更严重的是,一些企业过度依赖二手数据而忽视一线洞察,沉迷于市场份额、人口结构等宏观指标,却忽略了渠道执行力、终端表现等微观因素。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使计划变得华而不实,无法解决真正的市场问题。


渠道中心主义是快消品销售的核心原则,但往往被企业忽视。在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这4P中,渠道是唯一不可控的因素,也是最需要精细化管理的环节。每个城市的渠道结构都在不断裂变和重构,从大卖场、超市到社区团购、直播电商,不同渠道的发展阶段和运营特点各不相同。成功的年度计划必须基于对每个渠道的深入理解,制定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和促销方案。然而现实中,许多企业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渠道策略,缺乏针对性的渠道规划,这直接导致计划执行力不足,无法产生实际效果。


计划执行环节存在多重断层,使得精心制定的战略难以落地。首先是第一个月的执行跟进不足,年度计划启动阶段需要设定容易达成的小目标,建立团队信心,但许多企业忽略了这一关键步骤。其次是检核体系与计划脱节,市场检核的路线和指标没有与年度计划保持一致,出现"计划一套,检查另一套"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缺乏持续的滚动计划机制,未能将年度计划分解为每两个月的具体行动方案,并融入日常的晨会和周会管理之中。这些执行断层使得即使是最完善的计划也难以转化为实际业绩。


建立双向述职机制是确保计划执行的关键保障。每月末,城市经理不仅需要向上级汇报计划进展,更需要向自己的团队进行"向下述职"。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方式既能反向监督经理的工作成效,也能激励团队共同承担责任。现实中,许多企业只有向上的汇报机制,缺乏向下的沟通渠道,导致团队对计划缺乏认同感和执行力。正如书中所强调的,70分的计划加上90分的执行,远胜于90分的计划加上60分的执行。执行质量才是决定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

快消企业要打破"计划无效"的魔咒,必须重构市场诊断和计划执行体系。首先重视市场体检的质量,确保基于真实的一线洞察;其次善用DDPP等分析工具,确保计划建立在扎实的市场分析基础上;第三坚持渠道中心主义,制定差异化的渠道策略;最后建立完善的执行保障机制,包括月度目标管理、检核体系对齐、滚动计划制定和双向述职制度。只有这样,年度计划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有效工具,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文档工作。在快消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那些能够将计划与执行完美结合的企业,终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赞赏一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系统'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推荐课堂
发现行业好内容
{{ comments.length > 0 ? comments.length : 0 }}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