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播放霸屏!固体杨枝甘露66元疯抢,茶百道七分甜入局,芒果断货遭疯抢

新用户-2111

1

2025-11-11

奶皮子糖葫芦的热度尚未褪去,另一款网红美食已强势接棒,席卷各大社交平台与热搜榜单——固体杨枝甘露的横空出世,让整个美食圈陷入狂欢。这款将经典港式甜品杨枝甘露重构的创新美食,仅凭“可手持食用”的核心亮点,就在社交平台掀起刷屏浪潮:截至发稿,抖音相关话题累计播放量逼近6亿次,小红书上“固体杨枝甘露2.0版本制作”内容更是吸引超1000万人次浏览,从自制教程到门店打卡,每一条相关内容都自带流量密码。无论是普通消费者的自发分享,还是美食博主的花式测评,都让这款创新甜品迅速突破圈层,成为当下最具话题度的“国民美食”。

社交平台的热度已全面传导至线下市场,掀起一场全民疯抢的热潮。线下甜品烘焙店门前再现久违的“排队潮”,据报道,部分门店的固体杨枝甘露需要排队半小时以上才能买到,有店家单日销量突破200份,热门时段甚至需要提前预约才能锁定份额。这场狂欢并非小商家的独角戏,众多连锁品牌纷纷下场分食红利:早在11月5日,茶百道便在官方小红书发布教程,用自家品牌小料复刻固体杨枝甘露,低成本撬动流量;七分甜、YOMOO酸奶碗、切果NOW等连锁品牌则直接上架成品新品,其中切果NOW在某电商平台的单品链接显示售出超6000件,战绩斐然。就连盒马、叮咚等生鲜电商也嗅到商机,盒马专门上线“固体杨枝甘露”专题页,将芒果、希腊酸奶、柚子等原材料打包呈现;叮咚搜索相关关键词,也会自动推送全套制作食材,形成“成品+原料”的双消费场景。与此同时,价格争议也随之而来:市场售价普遍在20-40元之间,部分高端门店标价高达66元一份,尽管原料成本透明,但因品质与分量差异,争议并未影响消费热情,更有消息传出,部分水果门店和生鲜平台的芒果已出现暂时断货,有店家直言“找不到大小合适的熟芒果”,甚至因芒果涨价计划调整售价。不过芒果供应商表示,凯特芒果产地价格稳定且供应充足,短期缺货涨价或与运输、天气及突发需求叠加有关。


固体杨枝甘露的走红看似意外,实则暗合网红美食的成功密码。回顾近年爆火的黄油年糕、玉米蛋挞、奶皮子糖葫芦等美食,不难发现它们共享着一套“出圈公式”:首先是视觉吸引力,鲜艳的芒果底色搭配白色酸奶及彩色配料,天生适合社交平台拍照分享;其次是复制门槛低,核心原料芒果、酸奶、柚子等均为常见食材,无论是家庭自制还是门店复刻都无需复杂设备;最关键的是“微创新”策略——依托杨枝甘露这一国民级甜品的认知基础,将液态形态改为固体手持形态,既保留经典风味,又创造了全新食用场景,这种“熟悉+陌生”的组合,极易引发消费者的尝试欲。相较于传统美食的“守旧”,网红美食精准抓住了当代消费者的猎奇心理,用看似简单的形态或搭配革新,实现“身价翻倍”的效果,固体杨枝甘露正是这套逻辑的完美践行者。


从用户创意到全民狂欢,固体杨枝甘露的走红轨迹清晰展现了社交媒体时代网红美食的“制造流程”:最初由普通用户或美食爱好者偶然创造,通过社交平台的点赞、转发形成初步热度;随后美食博主跟进测评,放大产品影响力,形成“打卡潮流”;最终连锁品牌与电商平台入局,通过标准化生产和渠道推广,将小众创意推向大众市场,完成“流量变现”的闭环。但这种走红模式也注定了网红美食的“短命基因”,热度褪去速度与崛起速度同样惊人,往往在爆火后不久,社交平台就会出现“第一批受害者”“味道名不副实”等反向话题。面对这场风潮,商家态度分化:有的跟风上架抢占红利,甚至有奶皮子糖葫芦商家跨界新增该产品;也有理性店家表示,曾复刻试味但因“口味达不到上架标准”选择放弃。值得注意的是,在固体杨枝甘露热度未减时,其“4.0版本”榴莲汉堡已初现走红态势,再次印证了网红美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量循环。


这场狂欢背后,更折射出餐饮与零售行业的流量博弈逻辑。对于连锁品牌而言,固体杨枝甘露是低成本引流的绝佳载体:茶百道无需开发新品,仅通过“自家小料复刻教程”就实现品牌曝光;七分甜等品牌则借势推出新品,快速吸引年轻消费者。生鲜电商的操作更具巧思,不直接参与成品竞争,而是通过整合原材料搭建“一站式采购”场景,既蹭上热度又带动全品类销售。但流量狂欢中也暗藏风险,66元的高价引发“定价虚高”质疑,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中等大小凯特芒、一盒希腊酸奶及其他配料总成本不足20元,部分商家的溢价空间引发争议。此外,供应链的临时波动也暴露了行业短板,尽管产地供应充足,但终端市场的短期集中需求仍导致断货,考验着商家的供应链响应能力。不过从长远来看,这种“网红效应”也为传统美食创新提供了思路,杨枝甘露的成功改造,证明传统品类通过形态创新与社交赋能,完全能焕发新活力。

网红美食的浪潮从未停歇,从固体杨枝甘露到榴莲汉堡,流量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但背后的逻辑始终未变: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用视觉化、场景化的创新打破传统,再借社交平台完成裂变传播。对于消费者而言,网红美食是新鲜体验的载体;对于商家而言,如何在借势流量的同时守住品质底线,是避免“昙花一现”的关键——那些能从网红变为长红的产品,必然是在创意之外,兼具口味与性价比。固体杨枝甘露的爆火或许只是阶段性现象,但它所展现的“传统美食现代化”“流量场景化”等思路,为餐饮行业提供了宝贵启示。当流量褪去,真正能沉淀下来的,终将是品质与创新的结合,这也是所有网红美食想要突破生命周期限制的核心密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