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6586
26
2025-10-21
2025年10月16日,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掀起粮油产业热潮,“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品牌专场推介会”重磅开席,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级巡视员魏茂义、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李德、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衡虹等政企学研界重磅嘉宾齐聚,吉苏两省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共襄盛举。作为本次糖酒会官方指定合作伙伴,吉林大米与鲜食玉米携“双金名片”强势登场,不仅用卓越品质征服全场,更以一场高规格签约仪式敲定吉苏合作新蓝图,让“吉字号”粮食成为展会最耀眼的焦点。

吉林大米能成为黑土地孕育的“白金名片”,靠的是自然馈赠与匠心培育的双重加持。北纬41度至45度的黄金水稻带、万年黑土的肥沃滋养、长白山雪水的清甜灌溉,共同造就了其晶莹饱满、软糯回甘的独特口感。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级巡视员魏茂义给出的一组数据更显硬核: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853.2亿斤,商品率超90%,相当于全国每十斤粮食中就有一斤来自吉林。依托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的深耕,吉林大米品牌价值已攀升至462亿元,中高端大米年销量达26亿斤,完美实现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跨越。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林秀云从科学层面揭秘了品质密码:吉林大米独特的淀粉糊化特性和低直链淀粉含量,正是软糯口感的关键,其团队研发的吉粳575品种更能开发留胚米等功能产品,为深加工打开新空间。南京大学张鸿雁教授更发布“吉林大米生态网链建设”报告,将其划分为东部火山岩富硒、中部黑土地、西部弱碱三大品类,提出“1+4+6”品牌模型,以公用品牌为引领,构建四层品牌体系和六大支撑体系,剑指千亿级大米产业集群。
作为黄金玉米带上的产业新星,四平玉米同样亮出亮眼成绩单。依托世界黄金玉米带的先天优势,四平玉米在28项品质指标中多项位列全国第一,品牌价值逼近400亿元,形成覆盖鲜食、主食、烘焙、饮品等八大系列600多个品种的产品矩阵。四平市玉米产业发展顾问寇春生的介绍更颠覆认知:从玉米面膜、玉米秸秆餐具等衍生产品,到独有的“梨花糯玉米”——集五种颜色、五种口味、五种营养于一身的特种品种,四平玉米早已突破“粮食”的传统定义。更值得称道的是,四平市不仅建成百万亩绿色原料基地,严守“口感、营养、安全”六字标准,更通过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研发出SOD玉米、富锌玉米、黄金玉米酒等58款新产品,鲜食玉米年加工能力从2021年的3000万穗飙升至2024年的4亿穗,形成涵盖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的完整产业集群,让玉米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
这场推介会更是吉苏两省粮食产业的“联姻盛会”。作为经济大省和消费大省,江苏与吉林的合作堪称“强强联合”。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李德直言,“水韵苏米”历经八年发展已构建完整标准体系和技术支撑,期待与吉林开展基地共建、技术共享,实现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的双赢。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衡虹的评价更是精准到位:吉林大米是“自然馈赠与匠心培育的完美结晶”,吉林鲜食玉米实现“营养与美味的双重统一”,而全国糖酒会正是这些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的关键桥梁。在全场嘉宾见证下,吉林省与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八家吉苏企业分两组完成产销对接签约,从省级战略到企业落地的合作闭环正式形成,标志着两省粮食协作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此次“吉字号”粮食品牌的糖酒会之旅,既是一次品质实力的全面展示,更是一场产业生态的深度布局。吉林大米以462亿元品牌价值筑牢“白金名片”,四平玉米以近400亿元估值撑起“产业新星”地位,两者形成的“双千亿品牌矩阵”,让黑土地的馈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而吉苏合作的深化,不仅让吉林优质粮油有了直通消费大省的“绿色通道”,更以“北粮南运”“技术互鉴”的模式,为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随着合作项目的逐步落地,未来江苏消费者的餐桌将更多出现吉林大米的软糯、四平玉米的香甜,而“吉字号”也将借势走向更广阔的全国市场,书写从“产量大省”到“品牌强省”的全新篇章。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