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6799
3
2025-10-14
9 月 30 日,蜜雪集团一纸公告搅动酒水江湖:以 2.97 亿元的总价通过增资与股权受让拿下鲜啤福鹿家 53% 股权,将这个成立于 2021 年、拥有国内首个国标 “鲜啤酒” 认证的品牌正式纳入麾下。这笔交易不仅坐实了两者传闻已久的关联 —— 福鹿家实控人田海霞是蜜雪集团 CEO 张红甫的妻子,交易前持股比例高达 80.46%,更标志着蜜雪的 “卖喝的” 版图完成全时段覆盖,从白天的蜜雪冰城茶饮、幸运咖咖啡,延伸到了夜间的现打鲜啤赛道。截至今年 9 月,福鹿家已在 27 个省份 155 个城市开出 716 家在营门店,全国布局达约 1200 家,成为蜜雪继幸运咖后冲击第二曲线的核心力量。
福鹿家的扩张路径堪称蜜雪 “农村包围城市” 战略的完美复刻。在北京,其仅有的 6 家门店全部分布在城郊,距大望路 CBD 最近的门店也在 17 公里外的南六环,最远的更是抵达 49 公里外的怀柔,这种刻意避开核心商圈的选址,与蜜雪早期深耕低线市场的打法如出一辙。从全国布局看,蜜雪的大本营河南是绝对核心,坐拥 240 家门店,山西、山东、河北紧随其后,分别开出 60 家、56 家、52 家,清晰勾勒出 “先得山河四省再得天下” 的扩张蓝图。门店选址也暗藏巧思,多扎根美食街、夜市、大学城周边,紧邻平价烤肉店、火锅店等消费场景,精准捕捉对性价比与畅饮需求强烈的客群。而不足 10 平米的店型、无堂食设计、仅需两名店员的配置,更将人工与运营成本压至最低,延续了蜜雪系的轻资产基因。
产品端,福鹿家把 “现制 + 低价 + 饮品化” 的蜜雪逻辑玩得炉火纯青。19 个 SKU 涵盖鲜啤、果啤、茶啤、奶啤等多个品类,均按斤售卖,5.9 元 / 500ml 的福鹿鲜啤拉低价格底线,9.9 元 / 500ml 的果啤、奶啤则构成主力价格带,搭配 1 元 - 10.8 元的瓜子、花生等下酒菜,完全复刻了蜜雪 “低价引流 + 周边增收” 的模式。操作流程更是极致简化:店员从墙上鲜啤罐直接打酒打包,无需复杂备料调配,标准化程度远超传统茶饮店。最值得关注的是其产品定位 —— 果啤贡献了核心销量,“真正的菠萝啤”“霸气西柚” 带低卡标签,“长安的荔枝小麦”“狂炫砂糖橘” 等口味新奇,酒精度更低、果味更浓,彻底将啤酒 “饮料化”,精准契合了中酒协数据显示的低度酒市场趋势 ——2025 年该市场规模已突破 74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5%。
在竞争激烈的啤酒市场,福鹿家凭极致性价比撕开了口子。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其客单价仅 17.02 元,不足泰山原浆(44.3 元)、海伦斯(65.9 元)等同类门店的 1/3,甚至比优布劳精酿酒馆(42.04 元)低近 60%。即便与零售渠道对比,盒马 9.9 元 / 1L 的鲜啤虽价格更低,但 28 天的保质期远不及福鹿家 “现打即饮” 的新鲜度,这种 “低价 + 新鲜” 的组合拳,既分流了餐饮场景的啤酒消费者,又从商超渠道抢走了对新鲜度敏感的客群。更关键的是其目标客群精准 —— 瞄准想微醺、爱新奇、对精酿品质要求不高的年轻群体,尤其是被果味口感吸引的女性消费者,这与传统啤酒品牌的客群形成明显区隔。
蜜雪集团的供应链赋能,是福鹿家底气的核心来源。作为国内现制饮品供应链龙头,蜜雪超 60% 食材自产,核心食材 100% 自研,连包装瓶成本都能压低 50%,这种成本控制能力已同步复用到福鹿家 —— 后者 2022 年就投建精酿工厂,2025 年搬迁至焦作温县并启动二期工程,预计 2026 年产能达 5 万吨,再加上河南、福建等四大分仓的布局,从源头保障了低价供给。冷链物流更是关键助力:蜜雪的 26 个一级仓能实现全国 28 省 100% 覆盖,大部分地区 12 小时内送达且对加盟商免费,这套体系已接入福鹿家,解决了鲜啤运输的最大痛点。加盟体系的协同更显威力,福鹿家 6.6 万元的最低启动资金门槛,叠加蜜雪 5.3 万家门店的运营经验与加盟商资源,使其 2025 年前九月新开门店达 541 家,远超 2024 年全年不足 200 家的规模,还签下二手玫瑰做 “千店快乐大使”,加速品牌破圈。
如今的福鹿家已展现出良性发展势头,2024 年实现扭亏为盈,未经审核除税前净利润达 107 万元。尽管存在打包后一小时半气体与酒味消散的瑕疵,但就像消费者对蜜雪冰城的宽容一样,5.9 元一斤的现打鲜啤足以培养忠实客群。随着蜜雪在采购、物流、管理上的深度赋能,以及福鹿家 “千店后聚焦单店营收” 的策略调整,这个带着雪王基因的啤酒品牌,正从下沉市场向杭州、西安等大城市渗透。从茶饮到咖啡再到啤酒,蜜雪用 2.97 亿的赌注证明,“低价 + 供应链” 的万能公式,在 740 亿低度酒市场里或许仍能复制奇迹。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