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 “上岸”!李俊永成立工作室,6 元鸡排要做预包装,景德镇文旅流量要变真金了

新用户-6799

5

2025-10-11

10 月 8 日,网红摊主 “鸡排哥” 李俊永的一则工商信息引发热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9 月 30 日,景德镇市珠山区李俊永餐饮管理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正式成立,经营者为李俊永,经营范围涵盖餐饮管理与预包装食品销售,登记状态为 “开业”,经营场所落子景德镇珠山区翠云路宏伟嘉苑。这纸营业执照的落地,标志着这位靠 6 元鸡排、幽默金句带火景德镇文旅的街头摊主,正式从 “烟火气个体户” 向 “品牌化运营者” 转型,将千万级流量纳入规范化经营的轨道。

李俊永的工作室绝非 “跟风注册”,而是其爆火后流量承接与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国庆前夕,这位在景德镇五中附近摆摊 5 年的摊主意外走红:“鸡排免费,塑料袋 6 元”“你值得拥有世间美好,包括我的鸡排” 等金句频出,让排队等待变成 “脱口秀现场”;坚持 “下午四点半后只卖学生、学生价便宜 1 元” 的经营原则,更让 6 元鸡排承载了超越食物本身的情感重量,被网友评为 “6 元的鸡排,60 元的服务,600 元的情绪价值”。热度迅速转化为客流:国庆期间,他的摊位前每日排起百米长队,日均接待超 5000 人,甚至有外籍游客排队 4 小时尝鲜,带动景德镇抖音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七成,鸡排炸串团购订单暴涨 56%。此前全靠家族亲友帮忙的 “作坊式运营”,早已难以承接这般量级的客流 —— 食材备货、排队管理、品质把控都亟需专业化支撑,工作室的 “餐饮管理” 经营范围恰是精准补位,将零散的运营环节纳入标准化体系。


经营范围中的 “预包装食品销售”,更暴露了李俊永将 “鸡排流量” 转化为 “长效收益” 的野心。这一布局并非空穴来风,其早已通过细节埋下伏笔:他每月用掉 3 万只 6 元塑料袋,单此项纯利就达 18 万,相当于打造了 “第二产品线”;国庆期间,他在摊位旁增设的辣酱分装台人气爆棚,网友对 “鸡排同款蘸料” 的需求呼声极高。而景德镇成熟的食品加工产业为其提供了落地基础 —— 当地仅珠山区就有数十家预包装食品企业,涵盖调味品、糕点、卤味等品类,从生产代工到仓储物流均有成熟配套。业内推测,其首款预包装产品可能聚焦 “鸡排蘸料”“即食鸡排” 等核心品类,借助现有品牌认知快速打开市场,甚至可能联动景德镇陶瓷元素,推出 “陶瓷瓶装辣酱” 等文旅融合产品,复刻 “瓷瓶辣酱三天卖空两万瓶” 的热度。


工作室的成立,更是李俊永与景德镇 “流量共生” 的深度绑定。早在 9 月 28 日,景德镇市文旅局就已授予他 “文旅推介官” 称号,将这位街头摊主打造成城市名片 —— 他的摊位被纳入 “景德镇文旅打卡地图”,排队队伍旁甚至有城管专班维持秩序,形成独特的 “街头景区” 景观。这种官方背书为其品牌化铺路:工作室注册地翠云路宏伟嘉苑紧邻陶溪川文创区,距离古窑景区仅 3 公里,既能承接文旅客流,又能享受文创产业的政策红利。更巧妙的是,其经营策略与城市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景德镇正推动 “非遗 + 文旅 + 消费” 融合,而李俊永计划推出的 “鸡排制作体验工坊”,已与古窑景区达成合作意向,游客可体验 “捏瓷盘装鸡排” 的非遗互动,预计能带动景区门票收入翻倍。这种 “个人品牌反哺城市文旅” 的模式,让工作室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了天然的发展优势。


从行业视角看,李俊永的转型为 “网红摊主商业化” 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此前,西安肉夹馍阿姨因爆火后涨价遭喷关店,淄博烧烤摊主因缺乏标准化运营导致品质波动,均暴露了网红流量变现的痛点。而李俊永通过 “三步走” 规避风险:先以 “不涨价”“学生优先” 夯实口碑根基,再借官方认证建立信任背书,最后以工作室落地规范化运营,每一步都踩在 “流量留存” 的关键节点上。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拒绝盲目扩张:明确表示 “暂无全国巡炸计划”“不做直播带货”,坚持把精力放在鸡排品质与顾客体验上,甚至为排队顾客安装便携式空调改善环境,用细节维系 “真诚连接” 的核心竞争力。这种 “慢商业化” 思路,恰好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对 “流量泡沫” 的警惕,让品牌生命力更具可持续性。

如今,李俊永的工作室已进入实质运营阶段:餐饮管理团队已完成摊位动线优化,将单客等待时间从 3 小时压缩至 1.5 小时;预包装产品的代工合作正在与本地厂家洽谈,预计 11 月就能推出试销装;“景德镇鸡排哥” 商标注册申请也已进入公示阶段。从街头铁板上的滋滋声响,到工作室里的运营报表,这位 48 岁摊主的蜕变,恰是网红经济从 “流量狂欢” 走向 “价值沉淀” 的缩影。当 6 元鸡排通过预包装走出景德镇,当街头烟火气融入城市文旅版图,李俊永的故事正在证明:真诚的服务能换来流量,而理性的运营才能让流量真正扎根生长。这场从 “鸡排哥” 到 “品牌主理人” 的跨越,不仅是一个摊主的成长,更是一座城市用烟火气激活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