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6799
4
2025-09-22
2025 年 9 月 20 日,纽约法拉盛王子街的街角被一条长龙彻底点燃 —— 奈雪的茶美国首店预热快闪活动在此开启,排队人群从店铺门口蜿蜒至下一个路口,不少华人消费者提前 1 小时到场等候,更有外国路人被热闹氛围吸引驻足加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这一幕时感慨 “在纽约看到奈雪大排长龙,仿佛老家来亲戚了”,这份跨越重洋的情感共鸣,让 #奈雪快闪纽约排长龙# 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短时间内阅读量突破百万,也让中国新茶饮的海外扩张浪潮再次成为焦点。这场快闪店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中国茶饮品牌集体掘金美国市场的一个缩影,更是 9.1% 年增速的美国现制茶饮赛道竞争升级的生动注脚。
奈雪选择法拉盛作为美国市场的 “前哨站”,暗藏着精准的战略考量。作为纽约乃至全美最大的华人聚居区,法拉盛不仅日均人流量超过 10 万人次,更承载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消费基因,这里的消费者对珍珠奶茶、鲜果茶等产品的接受度与国内几乎无差,天然降低了市场教育成本。更关键的是,相较于曼哈顿核心商圈,法拉盛的租金成本低 30%,对于初次进入美国市场的品牌而言,这种 “低成本高客流” 的选址能有效降低试错风险。而快闪店所在的王子街周边 5 分钟范围内,早已聚集了喜茶、沪上阿姨、茶百道等多家中国茶饮品牌,形成了名副其实的 “奶茶一条街”—— 这种品牌集聚效应不仅让消费者形成 “茶饮消费就来这里” 的认知,更通过共享客流、供应链资源降低了单个品牌的运营压力。正如喜茶此前在法拉盛 MAINST 店创下开业第三日近 3300 杯的销量纪录,奈雪的快闪店从一开始就站在了成熟消费氛围的 “巨人肩膀” 上。
这场火爆的快闪活动背后,是美国现制茶饮市场的巨大蓝海正在加速打开。根据 MenuSifu 发布的《2025 美国现制茶饮数据报告》,美国该市场年增速高达 9.1%,预计未来仍有 5-10 倍的扩容空间,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80 亿美元。更诱人的是,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尚未形成稳定格局 —— 目前尚无单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5%,即便是本土头部品牌 Kung Fu Tea 也仅有约 400 家门店,而全美奶茶门店总数仅 8000 家,对比国内动辄数万家门店的品牌规模,增长潜力不言而喻。这也解释了为何 2025 年成为中国茶饮品牌征战北美的 “激进年”:喜茶从 2 家门店扩张至 30 余家,霸王茶姬、柠季、茶百道等品牌密集开出美国首店,瑞幸、乐乐茶也纷纷入局。在这片 “没有巨头垄断” 的赛道上,谁能先抓住消费者心智,谁就能抢占先机,而奈雪的快闪店正是用最短时间打响品牌声量的高效策略。
中国茶饮品牌的集体出海,早已告别了 “把国内模式直接照搬” 的初级阶段,而是进入了 “本土化创新 + 供应链深耕” 的精细化竞争。奈雪此次快闪活动虽未推出美国限定产品,但从其他品牌的探索中可见一斑:喜茶在美国推出 “加州日落”“iYerba” 等融合马黛茶、奇亚籽的本地特饮,柠季为适配美国消费者 “够甜、够厚重” 的喜好调整糖度和配方,甚至暂时卖起珍珠奶茶等待本土柠檬种植基地落地。供应链方面,头部品牌更是各显神通:喜茶在东西海岸设立仓储中心,与 Sysco 等巨头合作实现牛奶、水果等 13 类核心原料本地化采购;霸王茶姬启动 “茶园替代计划”,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培育适应当地气候的乌龙茶品种,还计划在美墨边境建立加工中心降低关税压力。这种 “产品本土化 + 供应链区域化” 的组合拳,让中国茶饮在保持核心风味的同时,更好地适配了美国的消费习惯和成本结构,也为奈雪即将于 10 月 3 日开业的美国首店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市场的消费特性正在重塑中国茶饮的运营逻辑。与国内 “高性价比 + 小店模式” 不同,美国茶饮店普遍走 “大店 + 高定价” 路线:喜茶主力产品定价 7.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56 元),愿茶的爆款产品售价达 9 美元,是当地星巴克咖啡的 2 倍。高定价背后是刚性成本压力 —— 美国的人工、租金、原料成本均显著高于国内,但即便如此,60% 左右的毛利率仍与国内持平,显示出市场对优质茶饮的付费意愿。更有趣的是消费场景的延伸:悸动美国店的蛋挞产品贡献了 40% 销售额,茶颜悦色甚至把零食业务引入北美,这些 “茶饮 +” 的尝试不仅提升了单店营收,更贴合了美国消费者 “休闲社交” 的消费需求。奈雪在快闪店中虽未展示衍生产品,但参考其在泰国市场通过 “健康茶饮 + 时尚场景” 成为热门打卡地的经验,未来很可能在美复制 “茶饮 + 轻食” 的复合业态,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从法拉盛的 “奶茶一条街” 到曼哈顿的核心商圈,中国茶饮正在美国完成从 “华人刚需” 到 “大众潮流” 的跨越。早期进入美国的 Vivi Bubble Tea、功夫茶等品牌,主要服务华人社群,而如今的喜茶已进驻苹果总部所在地库比蒂诺,奈雪的快闪店也吸引了外国消费者主动尝试,这意味着中国茶饮开始突破文化圈层,成为全球饮品市场的新势力。这种突破的背后,是中国新茶饮产业链的成熟支撑 —— 从茶叶种植、鲜果供应链到门店标准化运营,经过国内激烈竞争打磨的产业能力,正成为出海的核心优势。正如 MenuSifu 报告所指出的,美国现制茶饮市场的竞争本质是 “供应链效率 + 本土化创新” 的较量,而已经在国内验证过这套能力的中国品牌,显然更具先发优势。
奈雪纽约快闪店的长龙,既是华人对家乡味道的情感投射,更是美国市场对中国茶饮的热烈回应。在 9.1% 增速和 5-10 倍扩容空间的赛道上,奈雪的预热只是开始,随着 10 月首店开业,以及更多品牌的持续入局,美国茶饮市场的 “中国德比” 将愈演愈烈。这场竞争不仅关乎单个品牌的海外版图,更标志着中国新茶饮从 “中国现象” 向 “全球品类” 的进阶。当法拉盛的 “奶茶一条街” 变成全美可见的茶饮风景线,当 “珍珠奶茶” 成为跨越文化的消费符号,中国茶饮的全球化故事,才刚刚写下最精彩的篇章。而对于奈雪来说,快闪店的火爆是成功的信号,更是新的起点 —— 如何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口碑,将是其在美能否立足的关键。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