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6799
7
2025-09-21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大战刚落下帷幕,华与华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华楠,也就是华杉的弟弟,在朋友圈扔下一颗 “重磅炸弹”,对预制菜的一番犀利见解,瞬间又在网络上掀起惊涛骇浪。
华楠毫不避讳地指出,预制菜存在明显短板。为了实现长时间保存,维持菜品的色泽、口感与风味,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添加各类添加剂,像保水剂、护色剂以及非天然调味剂等。这些添加剂的安全性饱受争议,长期食用很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这也是大众对预制菜心存疑虑的重要原因。
可话锋一转,华楠抛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观点:比起预制菜里的添加剂,非预制菜面临的农残和重金属超标问题,才是真正高悬在食品安全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危害程度远超添加剂,甚至可达十倍不止 。在他看来,预制菜依托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在农残和重金属含量的把控上,比传统菜市场采购的食材具备显著优势。预制菜工厂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能轻松实现标准化作业。从源头采购到加工制作,再到清洗、检测等各个环节,都有着严格规范的流程。只要每一步都严格落实到位,就能将农残和重金属的风险降到最低 。反观一般饭店从菜市场采购食材,摊贩来源复杂,品质参差不齐,根本无法保证食材是否农残、重金属超标,安全隐患极大。
华楠还特别强调,那些不了解农业现状的人,很难想象如今农残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严峻到何种地步,也不清楚工业化加工与自由加工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在传统自由加工模式下,食材从田间到餐桌,中间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农残、重金属超标风险难以控制;而工业化加工的预制菜,生产过程透明,各项指标易于监测和管理,安全性更有保障。
这番言论一经发布,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有人对华楠的观点深表赞同,认为他为大家提供了看待预制菜的全新视角,不能只盯着预制菜的添加剂问题,却忽视了传统食材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但也有人坚决反对,觉得不管怎样,添加剂都是预制菜抹不掉的 “黑点”,即便农残、重金属问题严重,也不能就此判定预制菜更安全。还有人质疑华楠是在为预制菜行业站台,毕竟他和哥哥华杉创立的华与华公司,在餐饮营销领域影响力巨大,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
值得一提的是,华杉、华楠兄弟不仅打造了知名营销顾问公司华与华,还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读客文化的创始人和大股东。2006 年,两人在北京创立读客文化,华楠出任法人代表。2021 年 7 月,读客文化成功上市,如今市值高达 41 亿 。在网络上,“华杉的弟弟” 这个身份,也让华楠多了几分别样热度。
预制菜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深陷争议的漩涡。支持者称赞它便捷高效,完美契合现代快节奏生活;反对者则诟病其缺乏 “烟火气”,添加剂过多,有损健康。华楠此次发声,无疑又给这场争论添了一把柴。预制菜和传统菜市场采购的食材,究竟谁更安全?这一问题恐怕难以简单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食品安全无小事,无论是预制菜还是传统食材,都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企业严守质量底线,消费者提升辨别能力,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守护好老百姓 “舌尖上的安全”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