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6799
7
2025-09-21
谁能想到,一家超市竟成了食品饮料界的 “造富机器”?亚马逊旗下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不仅是卖货的渠道,更是孵化独角兽的摇篮 —— 从农贸市场的手工饮品,到被百事以 19.5 亿美元收购的 Poppi,从硅谷爆火的无糖风味水 Hint,到被法国乳业巨头 Lactalis 收入囊中的 Siggi’s 酸奶,至少 5 个品牌从这里起步,最终被行业巨头高价拿下,上演了一场场 “从货架到资本巅峰” 的逆袭。
今年 3 月,益生元苏打水品牌 Poppi 以 19.5 亿美元的天价被百事收购,而它的命运转折点,正是全食超市递来的橄榄枝。最初,Poppi 创始人 Allison 还在农贸市场手工灌装饮料,每天忙 10 小时才能满足小摊贩的需求,全食超市采购主动找上门后,她果断辞职、筹资 12.5 万美元搭建商业厨房,完成从 “手工作坊” 到标准化生产的跨越。入驻全食超市后,Poppi 借助精准的健康消费人群和渠道背书,迅速打开知名度,还登上创业节目《创智赢家》获得投资,如今已入驻 120 多家主流零售商,更是亚马逊平台的销量领先饮料品牌。同样从全食超市起步的 Hint 也不简单,创始人 Goldin 带着 10 箱无糖风味水 “硬闯” 超市,第二天就售罄,即便 2008 年经济危机时拒绝全食超市 “买一赠一” 的折扣要求,仍靠坚定的品牌理念赢得支持,最终估值突破 2 亿美元。
全食超市的 “孵化魔力” 远不止于此。2024 年,植物基品牌 Siete 被百事以 12 亿美元收购,这家 2014 年成立的品牌,靠反复发送邮件介绍杏仁玉米饼的优势,才敲开全食超市的大门,后续不仅推出的无谷物玉米片入选超市 “十大创新趋势”,还联手推出调味品系列,成为供应商明星奖得主。天然坚果酱品牌 Justin’s 从农贸市场起步,2004 年入驻全食超市后,创始人亲自送货、收集顾客反馈,2016 年被 Hormel 以 2.96 亿美元收购;冰岛风格酸奶品牌 Siggi’s 2008 年入驻全食超市后,因需求激增一度供应链崩溃,重建后成为超市最畅销酸奶,2018 年被 Lactalis 收入麾下。这些品牌的共同点是,在初创期借助全食超市的 “试验场” 属性触达核心消费者,获得隐形背书,最终成长为被巨头争抢的独角兽。
全食超市能成为 “独角兽工厂”,关键在于它跳出了传统渠道的定位。它像一个 “创新雷达”,允许分店经理自主采购 32 公里内的本地优质食材,甚至替换国际品牌,灵活的架构让 Poppi、Me & the Bees 这样的小品牌能被主动发掘;它早早布局健康细分品类,20 年前就推无麸质咖啡、无乳制品甜点,精准匹配 Poppi、Hint 等品牌解决特定健康需求的定位;2022 年更是推出地方加速器项目,为新兴品牌提供 12 周商业培训,还给予 2.5 万美元股权投资,从选品、运营到资金全方位扶持。这种 “渠道 + 孵化” 的双重角色,让它成为创新产品的 “过滤器”—— 能在这里站稳脚跟的品牌,往往具备清晰的市场潜力,自然吸引巨头目光。
如今,这种 “从货架到资本” 的模式也在国内显现。盒马、山姆、胖东来等渠道开始挖掘潜力供应商,像主食品牌野人日记先靠线上直播积累口碑,再被线下渠道主动邀请入驻。当渠道不再只想着卖货,而是成为品牌成长的 “合伙人”,或许未来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也会涌现出更多从本土超市货架走出来的 “Poppi”,续写 “小品牌逆袭巨头” 的传奇。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