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巨头半年狂飙百亿营收!伊利碾压式领先,东鹏饮料暴增36%背后暗藏什么玄机?

新用户-6799

1

2025-09-15

当整个食品行业还在为渠道内卷和消费收缩苦苦挣扎时,一批巨头企业已经悄然突破百亿营收大关!11家食品企业上半年营收稳稳跨越百亿门槛,其中8家实现逆势增长,东鹏饮料更是以36.37%的同比增幅一骑绝尘。在这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战略布局让这些巨头在逆势中突围?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析食品巨头们的增长密码。

伊利以617.77亿元的惊人业绩领跑行业,大幅甩开第二名203亿元,展现出绝对的统治力。蒙牛、康师傅紧随其后,营收均突破400亿元大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东鹏饮料,上半年营收107.37亿元,首次实现半年营收破百亿的突破性成就。在增速方面,东鹏饮料以36.37%的增幅位居榜首,农夫山泉以15.56%的增速紧随其后,统一也实现了10.6%的可观增长。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战略执行力。

第二曲线的成功布局成为巨头们逆势增长的关键所在。伊利液体乳收入稳定在361.3亿元的同时,其重点布局的奶粉业务逆势爆发,同比增长14.3%至165.78亿元,成为强劲的增长引擎。东鹏饮料的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以东鹏特饮为主的能量饮料营收83.61亿元,同比增长21.91%,而以"东鹏补水啦"为主的电解质饮料更是狂飙213.71%,营收达到14.93亿元,营收占比上升至13.91%。农夫山泉的茶饮料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89亿元,占总收益的39.4%,反超主营水业务,形成"水+饮料"双主力格局。这种从"单腿跳"到"两条腿跑"的战略转型,让企业在守住基本盘的同时,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渠道变革成为巨头们攻城略地的又一利器。双汇推行"线上线下融合"策略,线下经销商数量达到21415家,较年初增加551家,通过深耕三四线及县域市场,提升本地化商超、便利店的铺货密度;线上则在多个平台布局30余家店铺,同步拓展社区电商入仓业务,实现全链路触达。蒙牛积极深化仓储会员超市、零食量贩等新兴渠道合作,多款渠道定制化和专供品陆续登陆各大平台。在消费渠道日益分散的当下,企业正从传统渠道转向多渠道的精准触达,零食店、折扣店、社区超市这些细分渠道,成为带动产品销量的新战场。


出海战略为头部企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伊利海外业务呈现高增长态势,冷饮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4%,婴幼儿羊奶粉业务营收增长65.7%,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增量引擎。海天味业在半年报中明确加码海外市场的决心,虽然目前占比不高,但对全球市场的长期布局已现端倪。均瑶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1.2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些企业通过港股上市、建设海外产能等方式拓展全球市场,在国际化道路上越走越稳。

除了三大核心战略,产品创新和价格策略也成为重要的增长助推器。中粮可乐旗下汽水收益93.84亿元,同比增长9.4%,一方面得益于产品价格提升,另一方面来自无糖品类的强势拉动。企业们在产品包装、口味、成分上的创新输出,以及精准的价格策略,共同构成了增长的多元动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那些能够找准细分赛道、做好新渠道布局的企业,才能真正抓住确定性,实现持续增长。食品巨头们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证明,只有不断创新求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