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狂吞 79 亿杀疯了!千禾跌 16% 加加溃退,莲花 900% 狂飙改写酱油战国局

新用户-6799

6

2025-09-15

2025 年上半年的酱油江湖,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实力悬殊对决:海天味业以 79.28 亿元的酱油营收强势领跑,同比增长 9.14%,这一数字不仅是千禾、加加等三家竞品总和的 3 倍,更较去年同期净增 6.64 亿元,相当于对手们损失总和的 1.5 倍。当这家行业龙头在港股上市募资 92.56 亿元加速全球化布局时,千禾味业正深陷 16.09% 的营收下滑泥潭,加加食品更是遭遇 7.41% 的跌幅与 170 家经销商流失的双重打击。这场此消彼长的较量背后,是酱油行业从传统四强争霸向 "新战国时代" 的剧烈转型 —— 既有巨头的强势收割,更有新势力的异军突起。


海天的压倒性优势源于其无死角的渠道渗透与产品纵深。2025 年上半年,这家巨头在东部、南部区域实现超 13% 的增长,即便是表现最弱的西部区域也保持 7.86% 的增速,形成全国市场的均匀发力。这种渠道控制力源自其持续优化的经销商网络,尽管净减少 26 家经销商,但留存的合作伙伴均为优质资源,支撑起 94.22% 的线下营收占比。产品端更显战略纵深:从大众市场的味极鲜系列到高端有机产品线,从薄盐、无麸质等健康品类到松茸鲜酱油等创新单品,形成覆盖全场景的产品矩阵。相比之下,千禾过度依赖的 "零添加" 概念因新国标受限,叠加负面舆情冲击,导致北部区域营收暴跌 30.47%;加加的减盐产品虽布局较早,却因影响力不足未能打开局面,西北区域收入下滑近 40%。供应链效率的差距更为刺眼:海天存货周转天数仅 39 天,而千禾已攀升至 197 天,暴露出产销协同的深层问题。

新玩家的闯入正在撕裂传统格局。以味精为主业的莲花控股上演逆袭好戏,上半年酱油等液态调味品营收暴涨 916.79%,其减盐 25% 的特级酿造酱油多次登顶抖音爆款榜,靠 "内容种草 - 直播收割 - 社区复购" 的新零售闭环实现 160.86% 的线上增长。涪陵榨菜与黄花园的联姻则开创跨界典范,前者借助后者的百年酿造工艺切入酱油赛道,后者则依托榨菜巨头的全国渠道加速扩张,共同构建的 "川渝风味矩阵" 已初显差异化优势。最令人瞩目的当属金龙鱼,这家粮油巨头凭借与胖东来合作的定制款黑豆酱油引爆市场,上半年调味品销量增幅超 20%,其暗藏的杀招在于:利用现有粮油渠道实现低成本推广,将厨房场景的流量自然转化为酱油消费。

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健康消费升级与渠道革命。新国标对 "零添加" 标识的禁止,迫使企业从概念炒作转向实质性创新,有机、减盐成为新战场。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5 年有机调味品市场规模将突破 800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 18%,是传统品类的两倍。这一趋势下,海天推出无麸质系列,千禾转向有机赛道,莲花加码减盐产品,健康化从差异化卖点变为生存必需。渠道分化同样剧烈:一线城市精品超市与线上平台崛起,推动海天线上营收增长 38.97%,莲花更是实现 160.86% 的线上爆发;而下沉市场仍依赖传统经销商,形成 "区域品牌全国化、全国品牌区域化" 的交错格局。

未来的竞争将是生态系统的终极较量。海天正将港股募资的 20% 投入海外市场,在美国、印尼布局本地化产能;金龙鱼凭借粮油渠道的协同效应持续渗透调味品场景;涪陵榨菜通过并购构建风味矩阵。这些动作指向同一个趋势:单一产品竞争已让位于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比拼。观研天下数据显示,我国调味品行业 CR5 仅 10.9%,远低于日本的 28.5%,意味着整合空间巨大。在这场变局中,既能像海天般筑牢渠道与供应链护城河,又能如莲花般精准捕捉年轻消费群体,还能像金龙鱼般跨界协同的玩家,才能在存量竞争中笑到最后。当健康化、场景化、生态化成为行业关键词,酱油江湖的新秩序正在硝烟中重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