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百集团杀疯了!51 家硬折扣店同步爆开,自有品牌占比 40%,降价 35% 硬刚京东美团! 观点

新用户-6799

6

2025-09-28

9 月 26 日,湖北零售龙头中百集团(000759)扔下一颗行业 “重磅炸弹”—— 旗下中百超市 51 家硬折扣店同步开业,门店密集覆盖武汉 13 个区及黄石等核心区域,直接打响了传统商超在硬折扣赛道的 “突围之战”。证券时报记者实探发现,这些新店不仅完成了购物动线与空间氛围的全面升级,更在商品上放出 “狠招”:粮油调料、家用清洁等民生品类整体降价 20%,奥妙洗衣粉、味福白胡椒、水塔陈醋等单品降幅甚至超过 35%,刚开门就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抢购,收银台前排起长队。作为中百集团 “门店更新计划” 的核心落子,这场规模化扩张显然不是偶然,而是其应对行业变革、深耕社区零售的关键一步。

在商品策略上,中百硬折扣店展现出极致的 “减法思维” 与 “性价比哲学”。门店单品数量从传统超市的 3000 多个大幅压缩至 1400 个,果断淘汰低效品类,将重心完全聚焦于生鲜、冷冻食品、粮油、休闲食品等高周转快消品。为了降低损耗、提升效率,生鲜全品类实现预包装与标品化处理,部分门店还引入现制烘焙、现烤等加工食品,用鲜食场景增强差异化竞争力。更值得关注的是,自有品牌成为价格优势的核心支撑,占比高达近 40%,形成 “中百超市精选” 与 “百屿森” 两大差异化系列:前者主打大众刚需,瑞士卷蛋糕 12.9 元 / 盒、100% 纯果汁 9.9 元 / 瓶,价格比同类知名品牌低 10%-15%;后者侧重健康与本土特色,推出有机蔬菜、低脂酸奶等品类,芹菜猪肉水饺 19.9 元 / 袋、鲜牛奶 9.9 元 / 瓶,不少单品由湖北本地农户与老字号工坊联合研发,自带烟火气。为保证品质,中百新增近 60 家自有品牌合作工厂,其中一线品牌代工工厂占比近 80%,并建立了严格的品控机制,彻底打消消费者 “低价劣质” 的顾虑。


这场扩张恰逢硬折扣赛道的 “战国时代”,竞争激烈却也暗藏巨大潜力。自去年底奥乐齐宣布走出上海后,盒马将 “盒马 nb” 升级为 “超盒算 nb”,半年内拓店近百家;京东折扣超市在河北涿州首店开业首日接待近 6 万人次,半月内再开 4 家;美团 “快乐猴” 在杭州首店开业后,计划年内开 10 家、长期剑指 1000 家;物美也推出 “物美超值” 业态,对标 “家门口的奥乐齐”。但贝恩公司数据显示,国内硬折扣赛道渗透率仅 8%,远低于德国的 42% 与日本的 31%,市场空白待填。中百集团的优势在于本土根基:作为湖北零售龙头,其门店深入社区,能精准匹配本地消费需求,且依托多年积累的供应链资源,实现 “裸价直采”“淘汰中间环节”,这是外来巨头短期内难以复制的。比如此次开业的门店,既保留了武汉人熟悉的民生品类,又通过自有品牌填补了高性价比缺口,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垒。


中百的野心不止于 51 家店,而是构建覆盖全场景的社区零售生态。就在硬折扣店开业当天,中百仓储旗下三家新业态门店同步落地:小百惠折扣店聚焦硬折扣赛道,FOODMART 食品店打造 “三餐四季” 消费场景,中百邻里购店则以 24 小时前置仓模式提供 “30 分钟送达” 的即时零售服务,三者形成差异化互补。按照规划,四季度将再拓 49 家硬折扣店、30 家软折扣店,年底折扣店总数将达 130 家。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中百集团清晰的转型战略:以关闭亏损门店 “减负”,通过 “业态小型化、商品精准化、体验场景化、渠道全链路化” 四维改造,向邻里生活服务商转型。集团董事长汪梅方透露,旗下中百仓储与中百超市还采用 “赛马机制”,依托各自供应链试点折扣业态,不预设固定模式,完全由市场检验可行路径。


这种灵活且系统的转型思路,早已得到市场验证。此前中百仓储 “爆改” 的关山光谷店,商品淘汰率 80%、平均降价 20%,开业首日销售额达 123 万元,同比增长 723%;黄浦路店开业首日销售额 80.76 万元,同比环比均增长 4 倍,早上 8 点就有近百名顾客排队等候,门店不得不提前 20 分钟开门。这些数据证明,“好品质 + 真低价” 的模式精准击中了当下消费者的需求痛点。对于中百而言,硬折扣店不仅是新的增长曲线,更是其整合供应链、优化运营效率的 “试验场”—— 通过压缩 SKU、强化自有品牌、数字化赋能,其有望将单店盈利模型打磨成熟,为后续规模化扩张奠定基础。

面对京东、美团等巨头的夹击,中百集团的突围战才刚刚开始。凭借 51 家店打下的基础、近 40% 的自有品牌占比、35% 的价格降幅,以及 “硬折扣 + 即时零售 + 场景化食品店” 的多业态协同,这家传统商超正在重新定义社区零售的玩法。虽然赛道渗透率尚低,但随着消费升级与理性消费的双重驱动,硬折扣市场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中百集团能否凭借本土优势抢占先机,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硬折扣赛道的标杆,值得行业持续关注。而对消费者来说,这场 “折扣混战” 带来的,无疑是更实在的性价比与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赞赏一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系统'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推荐课堂
发现行业好内容
{{ comments.length > 0 ? comments.length : 0 }}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