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的释义,使用场景和相关案例

江湖不临期

3

2025-11-10

造粒是一种将细小的粉末物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大小和强度的颗粒的单元操作过程。其核心目的是改善物料的物理特性,以满足后续加工、储存、运输或使用的需求。

简单来说,它就是将面粉做成面条或面团的过程,使物料更易于处理和应用。


造粒的核心目标与价值


典型应用场景深度解析

场景一:制药行业的“一片药的诞生”

原料痛点:

药物活性成分(API)和辅料通常是极细的粉末,流动性极差,无法直接填入胶囊或压成片剂。

混合后的粉末在压片前可能分离,导致每片药的含量不均,药效不稳定。

粉末易产生粉尘,危害工人健康,且可能引发爆炸。

造粒解决方案(湿法制粒):

1.混合:将药物粉末与辅料(如淀粉、纤维素)在混合机中均匀混合。

2.制软材:加入粘合剂溶液(如乙醇、水),在搅拌下形成潮湿的“面团”。

3.制湿颗粒:将软材通过摇摆式颗粒机的筛网,挤出成大小均匀的湿颗粒。

4.干燥:将湿颗粒送入流化床干燥机,去除水分。

5.整粒:将干燥后可能粘连的颗粒再次通过筛网,得到均匀、干燥、流动性好的最终颗粒。

造粒后的价值:

压片顺利:颗粒流动性好,能均匀、快速地填充到压片机的模具中。

含量均匀:每种成分被“锁定”在颗粒内部,确保每片药有效成分一致。

控制释放:通过选择不同粘合剂和工艺,可控制药物在体内的溶出速率(如缓释片)。

场景二:复合肥生产的“营养套餐”

原料痛点:

氮(N)、磷(P)、钾(K)等单质肥料形态各异(如尿素是颗粒,磷铵是粉末),混合后极易分离。

粉末状肥料易结块,施用时不方便,且易被风吹走或雨水冲失,利用率低。

造粒解决方案(转鼓造粒/高塔造粒):

1.转鼓造粒:将混合好的粉末原料送入巨大的旋转滚筒中,同时喷入水或蒸汽作为粘合剂。粉末在滚筒内不断滚动、粘附,像“滚雪球”一样长大成球状颗粒。

2.高塔造粒:将原料熔融成液体,通过喷头从高塔顶部喷淋下来,在下落过程中冷却凝固成球形颗粒。这是生产高端复合肥的主流工艺。

3.后续处理:造粒后的肥料经过筛分(取出合格颗粒)、冷却、包膜(涂上防结块剂)等工序。

造粒后的价值:

养分均匀:每个颗粒都含有比例固定的N、P、K,确保作物吸收均衡的营养。

施用方便:颗粒流动性好,适合机械撒施,提高施肥效率。

提高肥效:颗粒强度高,不易粉化,缓释效果好,减少养分流失,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


主要造粒技术分类

总结来说,造粒是一项化腐朽为神奇的工程技术。它通过将难以处理的粉末转化为规整、稳定、功能化的颗粒,为现代工业的连续化、自动化、精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我们每天服用的药片,到田间地头的肥料,造粒技术无处不在,是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