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砸 2.97 亿抄底鲜啤!1200 家店福鹿家入袋,股价 3 月跌 40% 还能复制幸运咖神话?

新用户-6799

7

2025-10-09

新茶饮巨头蜜雪冰城近日抛出重磅动作 —— 以 2.97 亿元代价拿下鲜啤品牌 “福鹿家” 53% 股权,正式跨界现打鲜啤赛道,这也是其继茶饮、冰淇淋、咖啡(幸运咖)后,在现制饮品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这场收购因 “关联属性” 备受瞩目:福鹿家实控人田海霞是蜜雪集团 CEO 张红甫的配偶,交易前直接及间接持有福鹿家超 80% 股权,如今持股比例降至 29.43%,彻底坐实了双方此前 “若即若离” 的关联传闻。而标的公司福鹿家的基本面同样亮眼:截至 2025 年 8 月,已通过加盟模式布局 1200 家门店,覆盖 28 个省区市,2024 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 107.09 万元),2025 年前 8 月净利持平,为蜜雪的 “鲜啤野心” 提供了现成的门店网络与盈利基础。

蜜雪冰城的这步棋,本质是在现制茶饮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突围。数据显示,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增速已从 2023 年的 44.3% 预计降至 2025 年的 12.4%,而蜜雪虽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39.3% 至 148.7 亿元,但单店日均订单量下滑、加盟商客流承压的问题已显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鲜啤赛道的爆发: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从 2020 年的 200 亿元飙升至 2024 年的 8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30%,现打鲜啤因 “新鲜口感 + 场景体验 + 平价定位”,成为下沉市场的新蓝海。福鹿家主打的 6-10 元 / 500mL 现打鲜啤,与蜜雪冰城 “高质平价” 的核心定位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其加盟模式与蜜雪成熟的体系完美兼容 —— 蜜雪全球超 5.3 万家门店的加盟管理经验、82.7% 毛利率的加盟服务收入,都能直接赋能福鹿家,复制幸运咖 “从 0 到万店” 的扩张神话。


协同效应是这场收购的核心看点,蜜雪正试图将自身供应链、IP、物流优势 “平移” 到鲜啤赛道。在供应链端,蜜雪深耕上游多年,仅 2023 年柠檬采购量就达 11.5 万吨,还在东南亚建立本地化仓储体系,这种全链路掌控能力可直接降低福鹿家的原料采购与冷链成本;IP 层面,福鹿家已签下二手玫瑰作为 “千店快乐大使”,未来有望联动 “雪王” IP 开展联合营销,放大品牌声量;物流方面,双方早已共享 “蜜雪冰城联合供应链冷链配送”,这对依赖新鲜度的现打鲜啤至关重要,能将产品损耗率控制在更低水平。按照蜜雪的规划,福鹿家不仅能借助其加盟网络快速扩张至 5000-1 万家店,还能通过原料集中采购进一步压低价格,巩固下沉市场的价格优势,与泰山精酿、失眠企鹅等中高端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


然而,蜜雪的 “鲜啤梦” 背后,还顶着业绩与管理的双重压力。资本市场已率先用脚投票:截至 10 月 6 日港股收盘,蜜雪冰城 3 个月内股价跌幅达 40%,市值蒸发 500 亿港元,高盛更是预警 “外卖补贴退坡或致增速放缓”—— 此前蜜雪为争夺即时零售流量,频繁发起大额补贴,一旦补贴收缩,营收增长恐失速。更棘手的是管理隐患:315 期间,蜜雪曝出多起食品安全问题,消费投诉超万条,而福鹿家 1200 家门店的快速扩张,同样面临 “品控难” 的挑战,鲜啤的原料新鲜度、门店现打标准化、冷链配送时效,都对蜜雪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此外,鲜啤赛道的竞争已逐渐激烈,优捕捞、28° 鲜等品牌已在区域市场站稳脚跟,福鹿家若不能快速借助蜜雪优势形成规模效应,恐陷入 “扩张即亏损” 的困境。


从交易细节看,这场收购也暗藏争议。独立估值师评估福鹿家截至 2025 年 8 月的全部股权价值仅 2.45-2.77 亿元,而蜜雪以 2.97 亿元收购 53% 股权,相当于给福鹿家的整体估值超 5.6 亿元,溢价幅度超 100%。这种 “高溢价关联交易” 引发部分投资者质疑,认为存在利益输送风险,毕竟交易前田海霞是福鹿家的绝对控股股东,交易后仍持有近 30% 股权。尽管蜜雪公告称 “张红甫已放弃投票”,但如何平衡关联方利益与中小股东权益,仍是其需要面对的舆论压力。

蜜雪冰城的此次跨界,既是对自身 “加盟 + 供应链” 成功模式的复制,也是对行业趋势的押注。现打鲜啤能否成为继幸运咖后的又一增长引擎,关键在于能否解决 “规模与质量” 的矛盾 —— 既要快速扩张门店抢占市场,又要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既要借助补贴拉动短期销量,又要避免陷入 “补贴依赖” 的增长陷阱。对于蜜雪而言,2.97 亿收购只是开始,如何将 1200 家福鹿家门店拧成一股绳,如何在鲜啤赛道复制 “雪王” 的平价神话,如何在股价承压下重拾投资者信心,都是接下来必须破解的难题。毕竟在消费理性化的时代,光靠 “砸钱拓品类” 远远不够,真正的竞争力,永远藏在供应链的细节里、门店的品控中,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