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企业如何选择渠道开拓策略?三大战术破解市场进入难题 观点
新用户-2616
14
2025-09-02
在快消品行业,渠道开拓一直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为什么有些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却收效甚微?为什么看似潜力巨大的市场最终难以攻克?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隐藏在渠道策略的选择中。当前快消品市场渠道种类繁多,从传统的大卖场、超市到新兴的社区团购、近场电商,渠道形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根据市场实践,渠道开拓策略主要可分为阵地战、攻坚战和游击战三种打法,每种打法都对应不同的资源投入和市场预期。阵地战要求选择5个以上渠道,资金投入大,适合毛利高、资源充足的企业;攻坚战选择3-5个渠道,投入适中,需要专业团队支持;游击战则只选择1-2个渠道,投入最小,适合资源有限的新进入者。这三种策略各有利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资源状况做出明智选择。
阵地战策略适合决心长期发展目标市场且资源充足的企业。这种打法要求同时进入多个甚至全渠道,因此对产品卖点的打磨尤为重要。企业需要聚焦一个最独特的产品卖点,并坚持重复强调。在确定主打品项后,需要快速铺市上架,无论是新零售APP上的虚拟货架还是实体店的物理货架,首次铺货都要确保陈列大而醒目。铺货完成后,要密切观察各渠道的翻单情况,通过动销数据判断渠道适配度。在铺货上架一个月后,可以开始投放广告拉动动销,但要注意量入为出。这种高举高打的策略虽然前期投入大,但能够快速建立品牌认知和渠道覆盖,适合已经具备一定品牌基础的高毛利产品。
攻坚战策略强调稳步切入和精准打击,适合需要逐步投入资源的企业。这种打法的首要动作是对目标渠道进行全面对比,重点考察四个关键因素:进入成本、开发用时、竞争强度和后续翻单能力。比如大店渠道初期进入成本高,需要2-3个月开发时间,竞争强度高但翻单较快;而批发渠道进入成本小,只需1-2周就能开发,竞争强度中等且翻单较快。在对比分析后,企业需要详细测算每个渠道的贸易条款,建议做保守、中位和激进三个版本的销售额预测。确定目标渠道后,要严格执行卖进前三步骤:准备谈判策略和话术、执行谈判动作、快速回顾总结。卖进后还要定期拜访采购和门店负责人,通过高频次巡店和生意复盘解决运营问题。
游击战策略是资源有限企业的明智选择,特别适合尝试性开发选择型市场。这种打法最注重人情关系,要求首先找到关键人并建立良好联系。如果连采购的微信都加不上,就应该转向其他渠道。在谈判合作时,要仔细拆解每个贸易条款,规避明显不利的内容,比如产品过期后必须百分百退货这样的条款。首单要特别谨慎,即使客户给出大订单,也要主动控制首单量,遵循"能保守就不要激进,首单只下七成饱"的原则。较小的首单可以促使快速补单,让渠道产生产品好卖的认知,从而建立良性循环。这种打法适合中小快消品厂家,他们通过逐个渠道尝试来扫雷避坑,达到预期就快速跟进,未达目标就及时抽离。
选择正确的渠道策略需要企业全面评估自身资源和市场环境。阵地战虽然投入大,但能快速建立市场地位;攻坚战平衡了投入和风险,适合稳健扩张;游击战则灵活机动,试错成本低。无论选择哪种策略,都需要企业持续优化产品卖点、精准把握渠道特性、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在快消这个渠道为王的行业,那些能够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合适渠道策略、并有效执行的企业,终将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持续发展的机会。毕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正确的渠道策略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轨迹,而那些能够灵活运用不同打法的企业,必将获得更大的成功概率。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323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195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7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46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4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84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70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