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6799
3
2025-09-12
在辣条行业 “甜辣” 当道的年代,麻辣王子创始人张玉东干了一件 “疯事”——2013 年,他毅然关掉年销 3 亿的 “如意棒” 车间,从零开始押注麻辣口味,彼时没人想到,10 年后这个决定会让他收获超 5 倍回报:2024 年麻辣王子销售额突破 15 亿元,以 51.2% 的市占率稳坐全国麻辣辣条销量第一的宝座,微博上 #麻辣王子 #、# 麻辣王子好吃 #等话题被粉丝自发推上热搜,甚至有 3000 多对新人用它当婚宴零食,5.2 米超长辣条成接亲必玩项目。从放弃 3 亿熟生意到成为麻辣辣条龙头,张玉东的 “反常识” 操作,不仅改写了自己的商业命运,更在卫龙主导的甜辣市场中,硬生生撕开了一条麻辣赛道的口子。
张玉东与辣条的结缘,始于 2002 年的一次行业洞察。在此之前,他做茶叶加工销售,偶然发现辣条虽被贴上 “不卫生” 标签,却能让 80 后、90 后、00 后甚至 10 后代代追捧,中国辣条行业几千家工厂良莠不齐,看似混乱的市场背后,藏着 “用品质重塑口碑” 的机会。于是他跨界入局,从粗放的行业野蛮生长期起步,见证了 2009 年行业标准确立后的标准化转型。但真正的转折点在 2013 年 —— 当时辣条市场供过于求,卫龙的 “甜辣” 风席卷全国,多数企业跟风模仿陷入同质化,张玉东却在韦鉴峰品牌咨询的调研中发现:辣条起源于湖南平江,诞生时就是正宗麻辣味,甜辣只是为了全国化的妥协,麻辣口味虽小众,却有 “做新品类龙头” 的潜力。更关键的是,平江已形成麻辣辣条的产业链集群,能守住传统口味基因。于是他做出惊人决定:关掉年销 3 亿的 “如意棒”,放弃成熟的甜辣市场,专注麻辣赛道。这个选择在当时看似冒险,却为后来的爆发埋下伏笔 —— 如果继续在甜辣赛道内卷,麻辣王子或许永远只是卫龙的追随者,而押注麻辣,让它有了成为 “品类定义者” 的可能。
放弃 3 亿生意后,张玉东面临的不仅是从零开始的挑战,还有长达 6 年的现金流压力。为了做出符合 “麻辣王子” 定位的产品,他从健康升级入手,打破辣条 “重油重盐重添加剂” 的刻板印象:2015 年启动天然保鲜创新,2017 年成功取消防腐剂,要知道一款含水量 8% 左右的零食取消防腐剂难度极大,而他还共享技术成果推动全行业进步;建设 10 万级 GMP 生产车间,通过 “透明工厂” 邀请大众参观,扭转消费者对辣条的负面认知;产品迭代中坚持 “减油、减糖、减盐、减添加剂”,甚至细化到包装设计与原料筛选。但健康升级意味着成本上升,产品涨价让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那段时间张玉东不得不赌上半生信誉向银行贷款,直到 2019 年才实现盈亏平衡。这份坚持最终换来了市场认可:2024 年麻辣王子销售额突破 15 亿,市占率超五成,更培养出稳定的消费群体 —— 老客复购率高,新客从尝试到忠诚的转化路径清晰,甚至有人从学生时代吃到结婚,用它作为婚宴零食传递喜庆,这种 “陪伴式成长” 的品牌粘性,正是 6 年坚守健康路线的最好回报。
张玉东的成功,还离不开 “以消费者为中心” 的营销与渠道策略。在营销上,他采取 “海陆空一体” 打法:线上靠有趣的话题和粉丝自发传播,线下赞助音乐节、电竞活动贴近年轻人,还联合平江食品行业协会打造辣条博物馆,讲述辣条起源、工艺与文化,构建 “认知 - 信任 - 认同” 的链条;场景创新上,除了日常零食,还挖掘出婚宴、电竞酒店等新场景,5.2 米超长辣条成接亲热门,让品牌融入消费者的重要时刻。渠道方面,他不急于全国扩张,而是先花 10 年把长沙打造成样板市场,再筛选理念契合的经销商,采用 “渠道经销” 模式而非传统分级代理,严格把控价格、防止串货,避免行业常见的 “压货” 问题,让产业链上下游都能获利 —— 上游供应商专注品质,渠道商保证利润,产品流转更快,形成健康生态。这种 “慢扩张、精运营” 的思路,让麻辣王子在全国化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它在激烈的零食竞争中,靠差异化站稳了脚跟。
从平江的小作坊到全国麻辣辣条龙头,张玉东的经历不仅是个人商业决策的成功,更推动了平江辣条产业的升级。据平江县政府数据,2024 年平江县食品行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 498.04 亿元,同比增长 22.17%,辣条产业从 “小散乱” 走向现代化集群,麻辣王子功不可没。而张玉东并未止步,他提出未来要做好辣条的基础研究与工艺标准化,不断减少添加剂,追求 “无限接近全天然”,这份对品质的执着,或许正是他能放弃短期利益、收获长期回报的核心。在零食行业快速迭代的今天,很多企业追求 “短平快” 的爆款,而张玉东用 10 年证明:守住品类初心、坚持健康升级、以消费者为中心,即使在红海市场也能开辟出蓝海,而这样的品牌,才能在时间的检验中真正站稳脚跟,成为行业的 “常青树”。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