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名下两家公司拟注销,娃哈哈内部调整再掀波澜? 观点
新用户-6799
6
2025-09-14
近日,一则有关娃哈哈的消息在商业圈引发关注。天眼查 App 数据显示,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与江山娃哈哈宏振饮用水有限公司,于 8 月 28 日新增简易注销公告,公告期从 8 月 28 日起,一直持续至 9 月 16 日。这两家公司背后均与宗馥莉有着紧密联系,其动向不禁让人揣测,娃哈哈内部究竟在进行怎样的战略调整。
先看这两家拟注销公司的基本情况。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1 年 12 月,注册资本为 1000 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祝丽丹 。从公司的业务范畴来看,其聚焦于健康管理服务领域,在当下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娃哈哈涉足此领域,起初或许是期望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借助品牌影响力分得一杯羹。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在市场上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业绩表现平平。
江山娃哈哈宏振饮用水有限公司的 “资历” 则要老一些,它于 2015 年 1 月便已成立,注册资本高达 2500 万人民币,同样由祝丽丹担任法定代表人。该公司专注于饮用水制造,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在饮用水市场中奋力打拼。但不得不说,饮用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农夫山泉、怡宝等品牌凭借各自的优势,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娃哈哈宏振饮用水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逐渐落于下风,尤其在 2025 年华东市场,娃哈哈纯净水的市占率已大幅下滑至 12% ,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深入探究股权结构,会发现这两家公司均由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而在主要人员信息中,宗馥莉赫然在列,担任这两家公司的董事,同时也是最终受益人。这表明宗馥莉在这两家公司的运营决策中,拥有着相当重要的话语权。
事实上,这并非宗馥莉首次对名下公司进行注销操作。回顾今年,已经有多家宗馥莉关联的娃哈哈系公司踏上了注销之路。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8 月,注册资本 5000 万人民币,主要从事工程和技术研究等业务,在今年也新增了简易注销公告。还有桂林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同样未能逃脱被注销的命运。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宗庆后生前极为重视、亲自拍板成立的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也在七月底因 “决议解散” 而被注销,彼时宗馥莉挂名该公司董事仅仅一个月,便果断做出关停的决定 。
短时间内,如此密集地注销公司,宗馥莉的这一系列动作绝非偶然,背后或许有着深层次的战略考量。从注销公司的类型来看,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像健康管理这类跨界业务,虽然顺应了市场趋势,但由于与娃哈哈核心的饮料业务协同性不强,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成为了被舍弃的对象。而部分区域的饮用水产线,由于市场份额萎缩、产能冗余,继续维持运营可能会拖累公司整体业绩,因此也被纳入了注销范围。这一系列操作,更像是宗馥莉在有选择地将资源从非战略方向撤离,试图给年营收超 700 亿的娃哈哈这艘商业巨轮做减法,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公司能够更加聚焦于核心业务。
宗馥莉的这些举动,也与当下娃哈哈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在外部,娃哈哈在饮料市场曾经风光无限,但在过去十年间,面临着来自农夫山泉、元气森林、可口可乐等众多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在如此严峻的竞争态势下,集中资源,在茶饮、水、功能性饮料等核心业务板块发力,成为了娃哈哈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内部,宗庆后去世后,百亿遗产案引发了一系列风波,香港法院暂时冻结了 18 亿美元信托资产,杭州法院关于亲子鉴定结果也备受关注。在家族内部博弈激烈的当下,精简资产结构,注销非核心公司,能够有效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这些资产在复杂的遗产纠纷中成为被牵扯的对象。此外,杭州国资委持有娃哈哈 46% 的股份,对关联交易等方面敏感度极高。此前宏胜集团与娃哈哈本部之间的利润差异,曾引发 “利益输送” 的质疑 。在此背景下,注销一些边缘公司,也有助于切割潜在风险,缓和与国资之间可能存在的紧张关系。
宗馥莉名下两家公司拟注销,看似简单的商业操作,实则背后蕴含着娃哈哈在战略调整、应对家族纠纷以及缓和国资关系等多方面的复杂考量。未来,娃哈哈在宗馥莉的带领下,究竟还会有哪些动作,又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值得持续关注。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350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77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20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9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59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7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9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82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