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企业如何通过JBP实现零售客户持续增长?六大专业方法破解合作难题 观点
新用户-2616
54
2025-09-02
在快消品行业,重点零售客户的联合生意计划(JBP)一直是厂商合作的核心议题。为什么许多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制定的JBP最终流于形式?为什么看似完美的合作计划难以落地执行?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隐藏在JBP的实施方法和策略选择中。JBP作为外资五百强企业引入的系统性工作方法,涵盖了策略性生意目标设定、阶段性生意回顾、主要生意挑战和机会识别、策略计划分解和执行等多个关键环节。虽然近年来随着线上渠道崛起和外资品牌增长放缓,JBP的价值受到一些质疑,但它仍然是快消品销售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
实施JBP过程中常见四大误区需要特别警惕。首先是虎头蛇尾现象,许多企业制定的计划非常完美,设定的指标也相当进取,开场会议声势浩大,但一到执行阶段就停滞不前,往往不到半年就夭折。其次是形式主义问题,很多品牌商为了展示实力而开会,为了应付上级管理层而准备材料,导致内容流于形式。第三是一厢情愿的困境,经常出现品牌商热情满满,零售商却消极应付的尴尬局面,使得年度JBP失去实际意义。最后是惯性守旧难题,尽管计划制定得很完善,但落实到执行阶段时,零售商的各部门仍然按照老方法、老套路办事,导致新计划走了"旧地图"。
针对这些误区,企业需要掌握"六个专业"的实施方法。专业一要求目标有形、计划专业,建立共同的目标并由详细的计分卡和执行方案做支撑。专业二强调理念共赢、投入均衡,双方必须本着共赢原则合作,投入和置换要大致等量。专业三注重数据共享、协同增效,双方都要开放数据接口,避免单方面保守。专业四突出品类舰长、引领发展,以推动品类整体可持续增长为出发点。专业五着重深度挖掘、识别机会,基于双方洞察挖掘核心机会并达成共识。专业六要求职能对接、全面合作,实现厂商和零售商各部门的整体协作。
JBP的具体实施需要涵盖五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年度目标的一致性,双方要共同制定包括销售收入、过程指标、前台毛利、存货等供应链优化指标在内的详细KPI,并定期回顾确保达成。其次是共识生意机会,通过市场外部数据、消费者数据、零售商数据和品牌商内部数据的比对分析,找到品牌增长机会和零售商品类爬坡机会。第三是共创消费者促销机制,双方要基于各自资源共同确定促销价格包装、形式和主题,通过精准的投资回报率测算提升促销效率。第四是推动品类持续发展,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配置差异化货品组合,实现货品组合和空间利用率最优化。第五是供应链共同提效,通过订单满足率等关键指标的提升实现降本增效和敏捷响应。
重点零售客户管理需要建立"三阶分类"体系。基础阶段包含销售团队对零售客户总部和门店的常规拜访线路规划、门店拜访标准流程、订单送货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和促销动销全链路管理。进阶阶段包括季度、半年度和全年生意计划、合同协议管理、定期业务回顾、新品和高端品孵化、促销效率优化和样板标杆店打造。高阶阶段则涉及以年度生意计划为基础的战略合作、供应链合作、品类管理合作、大型品牌联合活动、公关项目共创、联合特供产品计划等,将各部门合作形成合力。
JBP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基层团队领导的亲身参与。经理或主管必须对所有细节条款和计划了如指掌,并带领团队冲在执行最前线。"一号位"的以身作则可以有效带动整个内外部连接环节的运动,逐步打通各个关卡。如果遇到零售客户不愿意配合的情况,往往说明生意计划未获得客户认可,或与采购的业绩考核脱节。此时需要从日常工作质量和合作状态入手,通过及时提报、迅速执行、妥善处理方案等细节建立客户信心。只有当客户对品牌商充满信心时,才会接受计划并支持执行。
JBP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生意的持续爬坡式增长。每一年的联合生意计划都必须让重点零售客户生意"上平台",形成销售业绩爬上去就不下跌的趋势。这不仅适用于零售客户,也同样适用于经销商业务。所有的生意计划如果只是实现短期或一次性的增长,业绩在爬升后又回落到计划前水平,这样的计划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基层团队对零售商和经销商做计划、执行的目的是让生意一步一步上台阶,获取可积累的增长趋势,这才是JBP真正价值的体现。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303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2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189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0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4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55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4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77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6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