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晔靠山楂条狂揽7.76亿!无添加策略如何撬动125亿蚂蚁市场

新用户-6799

9

2025-08-28

当零食巨头们沉迷于全品类扩张,当新消费品牌陷入流量内卷,一家专注山楂条的企业却悄然成就近8亿营收奇迹!金晔食品凭借"无添加"战略打开宝妈市场,从2012年800万销售额起步,十年间飙升至2022年6亿元,2024年更是达到7.76亿元新高度。这个占据山楂棒品类17.3%市场份额的隐形冠军,用"窄品类宽产品"策略在山楂这个125亿的蚂蚁市场中杀出重围,更成功将山楂汁送入山姆货架,年贡献近亿营收。

金晔的破局始于2012年那个偶然发现的山楂条商机。创始人李金伦在代理山东特产近十年后,敏锐捕捉到淘宝上山楂条的销售热潮和微博讨论热度。尽管当时没有生产资质只能做分装,金晔却做出了两个关键创新:在包装上增加密封链设计解决食用便利性,在标签上明确标注"无添加"直击宝妈群体的健康焦虑。这种超前布局让金晔吃到了国内第一波健康零嘴红利——当竞争对手还在使用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添加剂时,金晔通过优质山楂原料和先进杀菌工艺实现真正零添加,将客单价提升到10元以上区间,一举打开中高端市场。


与三只松鼠的代工合作成为金晔迈向制造企业的重要转折。2019年底,当三只松鼠提出生产小鹿形状山楂棒棒糖的需求时,金晔面临产能不足的困境。但李金伦凭借多年来建立的供应商信任网络,成功整合资源拿下订单。这段代工经历不仅让金晔获得3000万元年销售额,更促使企业在2020年置地建厂,实现从山楂打浆、蒸煮、烘烤到包装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正是这次产能跃迁,使金晔得以在山楂棒品类爆发时快速推出原味、蓝莓味、果冻棒等多款产品,成功抓住儿童零食市场风口。


进军山姆渠道展现了金晔的战略决心。2019年面对山姆采购人员的定制需求,金晔在缺乏饮料生产线的情况下毅然接单。研发团队历经多次失败,从山楂干泡水到鲜山楂萃取,最终找到保留山楂本味的解决方案。更难得的是李金伦的魄力——在订单量不足导致合作工厂亏损时,主动拿钱补贴确保合作继续。这种坚持在2020年结出硕果:山楂满满山楂汁成功登陆山姆货架,五年后仍保持稳定销售,年贡献近亿元营收。头部渠道的背书不仅带来销售额增长,更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胖东来调改班的学习经历让金晔迎来重要转折。当李金伦发现胖东来在山楂品类精简SKU时,开始反思企业快速增长带来的隐患。2022年营收达6亿元后,金晔明显感到组织能力跟不上扩张速度,甚至因价格谈判过于强硬导致山姆下架益生元陈皮风味山楂条产品。深受启发的金晔开始全面推行SOP标准化管理,从人资、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建立标准作业程序,不再单纯追求客户数量和销量增长,而是聚焦产品打磨和服务提升。这种"快消慢做"的理念调整,使企业在2024年消费分级加剧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健态势。


金晔的案例证明:小众市场同样蕴藏巨大商机。在125亿的山楂市场中,金晔以6.2%的市占率成就近8亿规模,其成功源于对细分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持续创新。从无添加山楂条到多口味山楂棒,从传统零食到饮料跨界,金晔始终围绕山楂做深度开发。这种"窄品类宽产品"策略既保证了专业度,又提供了足够的创新空间。对于众多中小食品企业而言,金晔的成长路径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思路:与其在红海市场血拼,不如在细分领域深耕,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突破,同样能成就一番事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chaokuaixiao@163.com
留言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 comment.nickname || '匿名用户' }}
{{ comment.content }}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

我要货源

我要入驻

赞赏一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5
¥10
¥20
¥50
其他金额 ¥
赞赏一下
反馈
问题:
描述:
电话:
图片:
上传图片
删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