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古方甘麦大枣汤火了!3 味食材通肠脑轴抗抑郁,湖北中医药大学实锤:低毒完胜西药,横扫情绪失调! 观点
新用户-6799
9
2025-09-16
抑郁症已成为全球高发的精神障碍,仅中国就有超 5000 万患者受其困扰,而传统西药治疗常面临起效延迟、副作用显著的困境。就在这一背景下,源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经典方剂 —— 甘麦大枣汤,凭借 “甘草、小麦、大枣” 三味简单食材,被现代科学解锁出强大的抗抑郁潜力。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025 年在《Phytomedicine》期刊发表的研究证实,这款古方不仅能显著改善抑郁小鼠的蔗糖偏好率、缩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还能修复海马区神经元损伤与结肠黏膜屏障,其通过 “微生物 - 代谢 - 炎症轴” 发挥作用的机制,更是让这款低毒天然方剂成为抗抑郁领域的 “黑马”,备受追求安全调理的人群青睐。
甘麦大枣汤的抗抑郁魔力,源于一套多维度的科学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它首先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入手 —— 干预后抑郁小鼠肠道内有益菌丰度显著提升,粪便与血浆代谢物谱发生积极改变,为 “肠脑轴” 沟通打下基础;其次,它能精准降低外周和中枢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抑制 NLRP3 炎症小体通路激活,从根源减轻神经炎症对情绪的负面影响;更关键的是,它可上调闭合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 - 5,增强血脑屏障完整性,阻止有害物质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这一 “三管齐下” 的策略,在《Maturitas》期刊的系统评价与 meta 分析中进一步得到验证:甘麦大枣汤能增加额叶皮质和海马中的 N - 甲基 - d - 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R2A 和 NR2B),调节 5 - 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改善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功能,全方位缓解应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且起效速度与安全性远超传统西药。
作为方剂 “君药” 的甘草,是抗抑郁功效的核心支撑。现代研究证实,甘草中的三萜类化合物与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甘草总黄酮 LF 和甘草苷)是关键活性成分。LF 能通过 PI3K/Akt/mTOR 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rkB 通路,修复慢性抑郁症导致的神经损伤;甘草苷则可直接缩短抑郁大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糖水消耗,从行为层面改善抑郁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甘草并非首次在抗抑郁方剂中 “挑大梁”—— 柴胡疏肝散、酸枣仁汤等经典古方中,它都承担着 “泻心火、和脾胃” 的重要角色,其低毒性与强药理活性的结合,让它成为天然抗抑郁成分中的 “佼佼者”。
小麦的加入,为方剂注入了 “肠道调理” 的关键力量。小麦胚芽中富含的阿拉伯木聚糖(占比 60%-70%)是优质益生元,能有效重塑抑郁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研究显示,小麦胚芽可通过脑肠轴功能,恢复抑郁症大鼠紊乱的神经递质水平与氨基酸代谢功能,尤其能提升海马组织中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含量,从 “肠 - 脑沟通” 层面切断抑郁的传导链条。同时,小麦胚芽中的维生素 B、维生素 E 等营养素,还能辅助维持正常神经功能,为情绪稳定提供基础支持,让 “药食同源” 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大枣则凭借多糖等成分,成为调节 “微生物 - 肠 - 脑轴” 的重要一环。大枣多糖能精准下调抑郁模型小鼠血清中的 TNF-α、IL-1β 等促炎因子水平,同时上调海马区的 5 - 羟色胺(5-HT)含量 —— 这一神经递质正是调控情绪的关键物质,其水平提升可直接改善低落情绪。此外,大枣还能补充肠道菌群缺乏的果糖、半乳糖等糖类,调整产短链脂肪酸细菌的丰度,逆转丁酸富集导致的代谢紊乱,从肠道微生态层面为情绪健康 “保驾护航”。对于青少年抑郁症这类与肠脑轴关联密切的情况,大枣的调理作用更显针对性,为不同人群的抑郁干预提供了个性化思路。
从东汉的 “妇人脏躁” 调理方,到如今被现代科学验证的抗抑郁天然疗法,甘麦大枣汤的逆袭不仅展现了传统中医的智慧,更填补了天然抗抑郁领域的空白。相较于副作用明显的西药,这款仅含三味食材的古方,凭借低毒性、多靶点作用的优势,正成为情绪失调、失眠、焦虑人群的新选择。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它或许还能与益生菌、功能性食品结合,拓展出更多应用场景,让 “古方新用” 的价值在现代健康领域持续发光,为全球抑郁症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温和的调理方案。
作者认证
快消手小王
364
2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81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5750
213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00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67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87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79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208
0
作者认证
新用户-1000
188
0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