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1000
5
2025-07-08
在二十多年的销售生涯里,我亲眼见证了商业生态的四次重大迭代。最初的舞台属于国营体系的糖酒公司、副食品公司、土产公司。随后,90年代中期迎来第一批弄潮儿——果断离开体制下海单干的个体户。千禧年前后,更富创新思维的“新经销商”群体开始崛起。如今登场的,是充满活力的新锐创业一代。每一次迭代的核心驱动力,都非固守优势,而是紧紧抓住时代浪潮的方向。
回溯1996年,我作为基层业务员打交道最多的,是刚从体制内“下海”的个体老板们。那时,他们言必谈“背景”、“资源”,以曾在体制内积累的“优势”为傲。然而,正是这些起步时看似渺小的个体户,凭借灵活高效的运作模式和更贴近市场的服务,逐渐让那些拥有庞大基础却难以转身的国营批发公司步履维艰,直至被趋势淘汰。个体虽弱,趋势使强。
相似的故事在2000年后继续上演。大型连锁超市(KA卖场)风靡一时,它们凭借丰富齐全的商品种类、舒适的购物环境和显著的规模效应,迅速挤占了无数传统夫妻店的生存空间。曾经的社区小店所依赖的“地段熟悉”、“人情便利”等优势,在标准化、规模化的新商业模型面前不堪一击。KA的崛起,是新的渠道效率优势碾压旧模式的过程。
然而,趋势的脚步从未停歇。2013年起,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华大规模关闭门店的景象成为标志性转折。当电商以仓储物流为核心的革命性模式崛起,其先天拥有的低成本结构(无需黄金地段高额租金、门店高昂管理费)如利剑出鞘。电商精准地切走了KA卖场赖以生存的核心利润源——电子、服装和化妆品等高毛利品类。那些曾经位于繁华心脏地带、拥有黄金位置“绝对优势”的大卖场,终因无法承受高成本与结构失配的双重夹击,轰然倒下。趋势所向,巨舰亦有倾覆之危
这些生动的历史案例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商业法则:趋势的权重大于任何已有的优势。它警示我们两点:
归根结底,商业竞争的终极战场在于对“势”的洞见与响应能力。“趋势大于优势”,这是理解商业格局变迁和个体命运沉浮最深刻的底层逻辑。
{{ formatDate(comment.created_at) }}
赞({{ comment.praise }})
踩({{ comment.tread }})